《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手册 一、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如下表: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绪 论 教学重点、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涵义及其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的本质,唯物辩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涵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识的本质,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及其相对性,真理检验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关系。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及其表现。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实质,劳动价值论论,剩余价值论,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的本质与特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与特点。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及其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在实践中深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 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过程,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解决方法:
1、针对重点与难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注重课堂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作探究性学习,巩固知识点。
3、编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相关的导读资料,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突出理论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4、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优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时代感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
5、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借助于我校与所在地方政府签定的办学协议,我们先后与江苏省建设厅、信息产业厅,南京市白下区政府、江宁区政府建立了联系,每届学生均可以选派部分同学到上述单位见习,通过亲身经历,在实践中解决课堂学习遇到的难题。
6、加强实践教学。借助于学校每年举行的大学生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课程组的老师作为带队老师跟随同学们一起,奔赴社会实践的第一线。在实践中指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消化课堂知识。
7、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每年暑期都组织课程组的所有老师,前往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和革命老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增加教师的社会阅历,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开设学术讲座。我校每年都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为此,我们结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们为同学们开设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如,课程负责人王岩教授,在近一年来先后有针对性地为全校大学生开设了“斯芬克司之迷的现代诠释”、“哲学的历史与现代形态”、“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批判”、“大部制与服务型政府”等一系列学术讲座。课程主讲教师平旭教授先后开设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若干问题”、“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学习十七大精神,全面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讲座。我们利用外请专家论坛的平台,请来国内的知名学者来校为大学生开设讲座。近年来到我校开设讲座的学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中共中央党史办副主任李忠杰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王浦劬教授、武汉大学谭君久教授等十多位。
二、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人性化教学,强调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坚持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融合与延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形成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
1、组织观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背景性资料及影视。
2、继续组织或指导学生业余学习活动社团,举办专题讲座,选择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结合本课程内容,由课程组组织或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合邀请企业家、改革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和社会实践收获显著的学生作报告,与学生座谈,交流思想,解答学生的提问;指导学生干部举办不同主题的学术和实践沙龙,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自由议论理论或实践问题,锻炼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即选择若干企业、乡村、革命老区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定点平台,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各班级学生代表前往参加劳动,体验生活,了解社会,服务人民并进行主题调研;指导学生客观地、辩证地观察事物、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辅导这部分学生代表撰写调研报告和社会实践日记及感想文章,回校后向全年级学生汇报交流,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4、创建网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和实践论坛。建网页,提供若干基本论题,由学生自由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新论题。教师轮流值网,梳理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把握论坛导向。必要时将热点问题带进课堂重点分析。
5、组织学生在暑假或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由教师提供参考课题并给以初步指导,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调查了解第一手情况,分析问题,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并提交一篇社会实践论文或调查报告。在学生撰写论文阶段,教师给予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客观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实践教学的效果:
通过实践教学,每位学生都参与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参与理论文献资料的查阅与阅读,撰写读书报告或调查报告,参与课堂讨论,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分析问题
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品质,实践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帮助和引导他们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使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吸引力、感染力得以增强,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充分肯定。
(二)课程内容
实践教学之一:开展主题辩论:如: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是否具有生命力(以学院为单位,按照大专辩论赛规则,由各班级选派4人参赛。通过正反论辩,启发理性思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实践教学之二:撰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阅读1篇教材提供的文献,写1篇不少于1500字的读书笔记);每年组织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学习本课程的征文比赛,并颁发证书。
实践教学之三:举办演讲比赛(如:要求参赛学生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准备5分钟的演讲)
实践教学之四:观看教学影视片(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观看和讨论) 实践教学之五:追寻先辈足迹(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赴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等基地参观,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
实践教学之六:感受国防文化(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参观校航空航天馆等国防教育基地)
(三)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不同实践教学形式。坚持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师面授与学生上网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