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时期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初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新时期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初探

新时期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初探 冀毅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和预算法规定,我国一直在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中央财政已经初步构建起以项目支出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益类事业单位作为财政资金的使用者,承担着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要职责,要不断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自身预算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已经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但要看到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单薄、相关制度管理办法不完善、绩效目标设置不科学、绩效指标体系不健全、绩效评价层次单一、信息公开度低、对于绩效评价的运用机制不健全等。针对目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有针对性地阐述相应的改革思路,要提高认识,不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管理办法;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完善绩效指标体系,并探索建立过程指标、质量指标,完善行业历史数据库及行业统一标准;通过合理引入外部评价力量,使绩效评价层次多元化;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从而全面提升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预算绩效管理 现状 改革思路 一、公益类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政府绩效管理”,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20XX年11月,财政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通知》,20XX年2月,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10号),逐步确立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目标和实施方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政府治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刻变革,凸显了预算绩效管理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国

1

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因此,公益类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必将对财税体制改革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二)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務质量

当前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国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并取得喜人成果。如何在财政收入缩紧而财政支出增加的大形势下花好用好财政预算资金成为公益类事业单位面临的重大任务。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使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评价有监督、评价结果有反馈,形成完整的绩效管理链条,从而在内涵上增加财政资金规模,极大地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为公益类事业单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现状

公益类事业单位作为财政资金的使用者,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近年来预算规模不断增长,虽已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绩效管理意识单薄,制度体系不健全

从20XX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到20XX年2月,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10 号),中央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顶层设计,加快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虽然各部门各单位早已开始执行相关规定,但很多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依然把绩效管理当成一项额外任务,绩效管理意识单薄。完成上级主管单位下达的绩效管理任务即宣告结束。由于我国预算绩效管理起步较晚,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后,仍需要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 (二)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

20XX年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源头、重点和难点,对绩效指标设计、绩效评价工作及运用反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绩效目标设置不规范,原因在于业务部门不愿报、不会报,财务部门审核不严格。不愿报,认为申报绩效目标是对自身的一种限制和约束;不会报,对绩效目标申报没有概念,不清楚如何设置目标;审核方面,财务部门关注的是合规合法,对绩效目标审核流于形式,没有进行严格的约束。此外,在设置绩效目标时,并没有将其与单位预算编制、战略规划及中期规划相结合,只是就当年的项目论绩效目标,形成就绩效论绩效、就评价论评价的现状。

2

(三)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20XX年,财政部发布《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共性指标框架》,为各部门各单位提供了系统性框架。但指标不成体系、指标间逻辑关系紊乱等问题依然存在。目前,我国公益类事业单位在投入、过程、产出、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单位在此基础上延伸设计基于自身工作特点的个性指标,缺乏过程指标、质量指标,极大地影响了后期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此外,忽视历年绩效评价工作数据积累,没有进行有效的归集整理,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行业标准,因此无法为部门绩效评价奠定基础。 (四)绩效自评主观色彩浓重

开展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从效率上讲,自我评价为最优。了解自身情况、信息掌握全面、了解战略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但目前,各单位进行的自我评价主观成分占比较大,无法从财政资金有效配置和使用效率方面给予客观反映。但基于成本效率原则,财政部门目前尚无法对所有部门单位及项目进行外部评价,更多的是依赖单位自评报告。在报告中,很多单位在绩效目标设置、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是从项目社会效益方面设置较大的权重指标,忽视过程、质量、效率指标,导致评价弹性很大。 (五)评价结果缺乏问责与反馈

绩效评价作为绩效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往往遭到冷遇。评价工作结束后,评价报告成为一本工作档案被封存起来。除了单位领导和个别部门负责同志外,绩效评价报告的具体内容鲜为人知,仅仅作为会议传达内容被笼统告知。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好与差,并没有被区别对待,单位负责人和项目责任人没有受到追责。同时,对报告所反映出的问题不重视,没有在工作中改进。 三、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

面对目前公益类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期财政部要求,建议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政策解读宣传,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部分人员思想固化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的解读和宣传,要让公益类事业单位所有在职人员树立起绩效理念,即预算绩效管理是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涉及预算编制、审核、执行、调整、评价

3

新时期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初探

新时期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初探新时期公益类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路初探冀毅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和预算法规定,我国一直在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中央财政已经初步构建起以项目支出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cdew2fdho79ew80o94h77xpo584e200qv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