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 教学过程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

江北岸去好不好?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就是长江北岸的瓜洲。请同学们先读一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吧 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句的情感。 (3)有感情诵读古诗

(4)能结合对《泊船瓜洲》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泊船瓜洲》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会写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 2、我会诵读《泊船瓜洲》。

3、我知道“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当时王安石是怎么推敲的。

4、我会解答课后的思考题。 5、我会说《泊船瓜洲》的大意。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或全班)(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知道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从重点词句中体会情感,感受用词的推敲。 生1:“到” 生2:“入” 生3:“吹” 生4:“满” 生5:“来” 生6:“戏”

生7:用“绿:最好。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从“一水间”“数重山” 体会那种离家近情更却的感受。 3、学生展示诵读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的感悟,展示对诗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诵读方式,加深对诗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诵读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诗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诗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诗 5、画一画展示诗中意境。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1、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2、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知识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收集有关王安石的诗

2、把《泊船瓜洲》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设计意图:能否触动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是一位教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节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你的课,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今后自己课堂的再次展示作准备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谈话导入: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呢?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的思乡之情呢? 2、引出课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秋思》和《长相思》 (1)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

(2)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

3、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目标: (1)把古诗读懂,了解古诗的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句的情感。 (3)有感情诵读古诗

(4)能结合对《秋思》和《长相思》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秋思》和《长相思》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c9yf5snor0wk4t3v4f03ibqw7s1q700ti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