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理论 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 一、影响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儿童
二、发展的特征: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
一、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行为主义
华生(环境决定论,给我一打婴儿。。。。)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过程: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 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三、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口唇期(0-1.5岁);肛门器(1.5-3岁);前生殖器期(3-6岁)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埃里克森:八阶段:基本的信任和不信任干(0-1.5岁) 自住性对羞耻感(1.5-3岁)
主动性对内疚感(3-6岁) 四、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感知运算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自我中心(三山实验)、不守恒、不可逆、泛灵论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五、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六、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期 第三节: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一般特点 二、年龄特征 手眼协调(4-5个月) 自我意识萌芽(2岁左右) 爱模仿(3-4岁) 具体形象思维(4-5岁)
个性初具雏形(5-6岁) 三、基本趋势
教师资格证
第四节: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一、身体发育规律及特点 基本规律:从整体到分化 从上到下 由近及远 由粗到细
二、动作发育的规律和特点 第五节:幼儿认知的发展 一、注意的发展 特性:指向性和集中性
类型:无意注意(无目标,无须努力),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规律:选择性,稳定性(3岁幼儿3-5分钟,4岁10分钟左右,5岁20分钟左右),分配,广度
注意的分散(大题):
原因:连续进行单调的活动;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的转移能力差;不能很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策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疑注意和有意注意 二、感觉的发展 (区分感觉和知觉)
新生儿发展最不成熟的是视觉,最成熟的是味觉 三、知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圆—正方—半圆—长方—三角) 方位知觉(镜面示范) 距离知觉(悬崖实验) 时间知觉
适应现象(明适应,暗适应) 对比现象(先后对比,同时对比)
四、观察力的发展 五、记忆的发展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大题):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增长) 记忆的策略:复数策略;组织策略;定位策略 六、想象的发展
1、分类: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再造想象(看小说)和创造想象(写小说)
2、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大题):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幼儿想象具有夸张性(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淆想象与现实) 七、思维的发展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2、幼儿思维的发展阶段:直观行动思维(2-3岁) 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典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