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思考
摘 要: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专业中进行双语教学,是必要的,但对于如何进行课程的选择和教学的安排一直存在许多争议。本文拟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出一定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金融;双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也逐渐加快。中外合作办学正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产物,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引进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合作中优化和改进现有的教育资源,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化和整合。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这种国际化大潮中与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国内出现了一系列合作办学的专业。本文将以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国际金融专业为例,分析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合理化建议。 一、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开设的建议
一般来说,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础课开始,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财会等二三十门专业课程,哪些课程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哪些不适合?这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地方。经济学的课程既不同于一般文科课程的偏重文字表述为主的理论教学,也不同于理工课程偏重数理运算逻辑分析为主的教学,属于兼具了两种课程特点的学科,金融学也是如此。课程的不同,对教学语言的要求也就不同,能够开展双语教学的课程,一定首先要照顾到课程的本身,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课程上下衔接的要
求,绝不能为了双语而双语,这样不但会失去了双语教学的良好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整体效果,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第一,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以高年级的课程为主,尽可能减少在低年级的基础课上开设。双语教学的开展实际上既提高了对教师的外语要求,也提高了学生们专业课的外语门槛。一般低年级学生的外语能力可能四级水平都还达不到,更谈不上熟练应用专业外语了,如果强制在低年级基础课中安排双语课程的教学,大多数学生的接受度会很差,学习效果不好,从而对学生整个教学周期的专业课程和双语教学产生厌恶感和恐惧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础课程是学生整个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基础课程的教学使用师生的母语教学,会比双语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二,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以实务性质的课程为主,尽可能不要开在某些主要的理论课程上。理论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教学语言的严谨和规范,有些知识点即使使用汉语学生也不见得能够理解消化,使用双语可能使授课双方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运用。而实务性质的课程通过实务示范和案例分析来展示专业知识,使用双语教学不但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而且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的专业外语知识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一些涉外事务上会有极大的帮助。所以无论是从教学上还是实际应用上,实务性质的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的效果都会相对较好。 第三,建议双语课程的开设要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市
场对国际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都相对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在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对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针对这一需求,国际金融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正是对市场需求的良好反映,课程的开设上也可以紧贴市场的需求。以期货和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为例,这些产品与传统金融产品不同,在我国属于起步阶段,基本上照搬西方的模式进行运作,如果开设期货、期权类的双语课程,正好满足了市场上对双语人才的需求。
二、国际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教材
目前国内金融类专业教材主要有中文、外文原版和双语三大类,特点各有不同,水平也参差不齐。双语教学对教材的选材要十分慎重,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还是国内的双语教材,一定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情况选择,一是注意课程的难易度,二是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管是外文教材还是双语教材,都有侧重理论和侧重实务的。这方面的选择就要紧贴课程的特点,完全以具体课程的要求进行选择。 2.内容
双语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一定要在学生充分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相应的实际应用的环节。比如在案例教学中,选取大量国内外经典的金融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