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拟建的工程位于天津港东疆港区跃进路与海铁大道交叉口的东南侧,处在天津港河田中。水泵房为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长24.5米,宽11.4米,高5.4m(局部6.5m)。
二、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由于靠近天津港海边,土层地质情况比较差,土层水比较多。又因为基坑开挖比较深,所以为保证基坑开挖稳定,采用深层搅拌桩及钢板桩做止水帷幕。
三、编制依据及条件
1. 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普菲斯冷链分拨中心工程桩基及消防水池结构图、总平面图;
2. 《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普菲斯冷链分拨中心工程桩基及消防水池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6.《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YBJ225-91) 7. 其他有关的规范及规程。 四、基坑支护结构方案
本工程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图纸资料确定,建筑±0.000相当于大沽标高+5.60m。基础垫层底标高为建筑标高-6.60m,现场地周围地坪标高在建筑标高-1.1m(大沽标高+4.50)。由此可得:基坑开挖深度为5.4-6.5m。
项目场地周围没有紧邻的重要建筑物,只有西侧紧邻基坑有未施工的工程桩。根据投标要求,我方采用深层搅拌桩及钢板桩做止水帷幕。
本次方案结合了结构形式及场地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快(缩短工期)、省(节约造价)、易(方便施工),从安全、经济的角度出发,结合施工工艺、施工周期等因素,具体的支护形式如下:
1.挡土止水系统
基坑开挖深度5.4-6.5米;本工程泵站施工采用基坑放坡1.4米,至标高-2.5,再做钢板桩支护,经计算分析拟采用H500*200*10*16@300型钢挡土,型钢长度为12米;外排采用单排长9m。
搅拌桩长度已经确保止水帷幕打穿透水层,进入隔水层较大深度,隔断了坑内外地下水。经计算可以满足基坑强度、位移、整体稳定和坑底抗隆起、抗倾覆、抗滑移要求。
2.支撑系统
从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挖土与结构施工方便考虑,本基坑采用钢支撑系统。 设置1道支撑,支撑中心建筑标高为-2.5(地面以下1.4米放坡后地面以下0.5米)。
根据基坑平面形状的特点,支撑在平面布置上:采用了角撑+对撑的布置型式;为施工提供了开阔的工作面,并且能够充分发挥钢支撑的抗压能力,使支撑系统既安全又经济且便于施工。
700双轴搅拌桩止水,搭接长度200mm,水泥掺量15%,桩
3.拆换撑及H型钢拔除
利用完成的地下一层的底板作为换撑(需养护达设计强度的80%),设传力带,然后可拆除支撑。
待地下室施工出地面,支护结构与地下室外墙之间回填密实后,即可拔出H型钢。
4、基坑降水
基坑内采用Φ500大口井,井深9米,降低坑内地下水位,基坑内降水应提前15~20天进行,保证开挖前水位标高位于开挖以下标高1m左右。基础底板区域布置4口井;为方便地下结构施工,在进行基础底板施工时,预计降水井降水10~15天可满足土方开挖。
5、基坑排水 1)基坑外排水
基坑周边按设计要求布置排水沟,排水沟起截水作用,防止雨季施工期间基坑外雨水流入基坑,排水沟截面尺寸为300*300mm(长*宽),沟壁和沟底需用细石混凝土抹面确保质量可靠,不渗漏;并与集水井可靠连接。需沿基坑周边全长每
40米设置一集水坑,尺寸为600*600*1000mm(长*宽*深),坑壁和坑底需用细石混凝土抹面确保质量可靠,不渗漏。
需随施工进程持续不间断巡查给排水系统,如发现裂缝等,需及时封堵确保不漏水,并按照需要及时抽水,确保集水沟、坑内无积水,不渗透。
2)基坑内排水
基坑开挖以后,施工基础底板垫层以前,根据工程需要,中间井将进行部分封井,并将中间井与四周外井用盲沟进行连接,盲沟尺寸为300×300mm,内填大粒径碎石,保证透水性良好。既使基坑中间部分有少量地下水也可通过盲沟流入外围降水井内,避免了对垫层做防水时的影响。沿基坑周边布置盲沟,盲沟截面尺寸为300×300mm,与基坑周边降水井贯通,降水井兼做集水坑,盲沟排水坡度为0.3%。
3)降水井排水施工
降水井的降排水设备采用污水泵,污水泵下置抽水量为10~15m3/h、扬程30m。按“一井一泵”的原则布泵,采用Φ50排水管。排水前必须保证开通市政污水管网,形成多级排水网络,使大口井内水有组织排走。
降水井内水排入基坑周边排水沟汇入集水坑,集水坑下泵排水至市政污水管网。前期排水量较大,在利用基坑周围排水沟、集水坑不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采取在基坑周边设置滤池和水箱加明泵措施,滤池及水箱容量不小于2m3,通过过滤池沉淀或水箱过滤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严禁泥水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6.土方开挖
1)围护桩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
2)为防止超挖及对坑底土体的扰动,机械挖土至距坑底30cm左右时,人工挖除剩余土方;开挖完最下一层土方时,应尽早浇捣掺早强剂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直接浇捣至围护桩边。
3)挖斗不得碰撞围护桩;机械挖土应和围护桩间留有不小于35cm的空隙,用人工清除桩面土体。
4)土方开挖顺序以“先开挖对围护桩体位移要求较低的一侧土体,再开挖对围护桩位移要求较高的一侧土体”为基本施工原则。
五、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措施及要求
(1) 管线保护
基坑围护施工前,要与相关单位配合,务必查明管线的具体位置,对距离基坑边线近的管线,施工前要挖除覆土,暴露管线,以减小围护桩施工对管线的挤压影响、便于随时看到管线的状态并且避免碰撞破坏管线。同时还要加强对管线位移、变形的监测,确保管线的安全。
(2) 坑内降水
坑内降水可以改善挖土条件和改良坑内土的物理、力学指标,提高基坑整体稳定的安全储备。
本方案采用大口井坑内降水,重力疏干坑内地下水,初步设置4口降水井。 降水在土方开挖前二周左右进行,地下水降低至相应标高(坑底以下0.8-1.0m)后方可开始进行相应土方的开挖。
(3)排水明沟不得沿围护桩边设置。 七、监测方案
基坑监测包括对环境的保护监测和对本围护体系的安全监测,及时预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信息反馈法指导施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一旦监测值超出控制指标,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一起进行原因分析,并考虑采取相应的控制位移及沉降的措施。
监测的主要项目:
1、周围主要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的沉降、位移监测; 2、围护结构顶面位移、沉降监测; 3、深层土体的位移监测; 4、坑外坑内水位变化监测; 五、泵房主体施工方案
1、降水止水措施
(1) 深层搅拌桩及钢板桩围护打设完成,并且搅拌桩砼强度达到开挖要求。 (2) 基坑工程开槽前,通过先设置的降水井排水,降至槽底以下500mm后再开槽。
(3) 降水应持续,确保在开挖、水泵房施工过程中不带水作业。基坑开挖完成后,利用设置的降水井排除坑底渗水。
(4) 降水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观测地下水位,确保满足基坑挖土进度。
地下泵房施工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