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层别法 57
第四章 层别法 (Stratification)
一、前 言:
为区别我们所收集的数据中, 因各种不同的特点而对结果产生的 影响,而以个别特征加以分类、统计;此类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 法(或分层法)。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经常可发现产品质量因人、 时、料、机台?? 等不同时,会有差异性存在。如能针对上述各种可以明显区分的因素, 在数据收集时,加以适当标注分类;如有不合格品发生时,很可能只 是其中一种因素 (原料或人或机台 )有问题,便可快速寻找症结的所在。 同样质量较优时, 也可从分层数据, 获得其状况而寻求其他因素或条 件的改善。
由以上简述可知,如数据未能适当分层,则当有异常时,往往在 调查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有时甚至最终还是无法寻找到 真正原因。 所以,平时的数据收集如能适当分层, 就可避免上述情形, 而发挥分层法的最主要功能——透过各种分层收集数据以寻求不合 格原因或最佳相关条件,以作为改善质量的有利手法。
二、层别的分类:
1. 部门层别、单位层别: 生产部门、维修部门、测试部门、采购部门、
研究部门、资材部 门??等。
2. 过程区域层别:
下料区、裁剪区、折弯区、加工区、焊接区、涂装区、组装区?? 等。
3. 操作员层别: 班别、线别、组别、熟练度类别、操作法类别、年龄
别、性别、 教育程度分类??等。
4. 机械、设备的层别:
58 机品台管分七类大、手场法所分类、机型分类、年份分类、制造厂分类、
工具
分类、新旧分类、编号分类、速度分类?等。
5. 作业条件的层别 : 温度类别、湿度类别、压力类别、天气类别、作业时
间类别、作
业方法类别、人工与自动类别、 顺序类别、人工与机器类别?等 .
6. 时间的层别 : 小时类别、日期类别、周类别、旬类别、月类别,上、下
午类别、 日夜类别、季节类别??等。
7. 原材料的层别: 供应商类别、群体批类别、材质类别、产地类别、大小
类别、成 分类别、储存时间类别??等。
8. 测量的层别: 测量人员类别、测量方法类别、测量设备类别、测量环境
类别?? 等。
9. 检查的层别: 检查员分类、检查方法分类、检查场所分类??等。 10. 环境、气候的层别: 气温类别、湿度类别、晴或雨类别、照明类别、
潮湿或干燥类 别??等。
11. 地区的层别: 海岸与内陆类别、国内外类别、东区与西区类别、南区
与北区类 别??等。
12. 制品的层别: 新旧品类别、标准品与特殊品类别、制造类别??等。 13. 其 他: 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类别、包装类别、搬运方法类别??等。
三、层别法的实施步骤:
1. 先选定调查的对象。
2. 设计收集资料所使用的表单。 第四章 层别法 59 3. 设定资料的收集点并培训员工如何填写表单。 4. 记录及观察所得的数值。 5. 整理资料、分类绘制应有的图表。 6. 比较分析与最终推论。
四、层别法使用的注意事项:
1. 实施前,首先确定分层的目的——不合格率分析?效率的提高? 作业条
件确认???。
2. 检查表的设计应针对所怀疑的对象而设计。
3. 数据的性质分类应清晰详细记载。
4. 依各类可能原因加以分层,以找出真正原因所在。 5. 分层所得的结果应与对策相连接,并付诸实际行动。
五、层别法的运用方法:
对 QC 手法上各种图表均可运用层别法加以分类比对分析; 请参 照以下范例:
1.推移图的层别
硬 度 值 25
20 15 10 5
碳铁碳含量的层别)
60 品管七大手法
2.直方图的层别:
SU
B 生产线
且非正态分
布
B 生产线值均在规格内, 但 A 、
C 生产部分落于规格外,故我们改
善时应以 A、 C 两条生产线为改 善重点;而 A 生产线应提高其值, C 生产应降低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