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借助熟字去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认识“宾、吉、咸”等12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云技术、多媒体”等新词的意思,以及“桌面、潜水”等词语的原有含义和新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 5.诵读积累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交流理解新词的意思,理解词语原有含义和新的含义;能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个事物。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交流并总结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解决的方法。
2.能借助熟字去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认识“宾、吉、咸”等12个生字,熟读并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交流、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灵活识记“宾、吉、咸”等12个生字。 教学过程:
学程一 紧扣要素,揭示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语文要素
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未来,述说着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这个单元我们一起走进自然、走近科技,感叹于自然与科技的无穷魅力,也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我们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阅读的时候。同学们,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2.揭示学习主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交流总结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
学程二 梳理归纳,总结方法
1.本单元课文紧紧围绕“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这一语文要素布置了课后习题。(出示)面对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解决呢?
导学单1: 默读“交流平台”的对话内容,找出对话中同学们的方法,用“ ” 划出。
2.展学提升
(指名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方法,并追问探讨) ◆联系上下文
(1)你用过“联系上下文”这种方法解决过不懂的问题吗?
(2)文字离不开文章的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
◆结合生活经验
(1)《琥珀》这一课,谁也没有见到“几千万年前蜘蛛捕蝇被松脂包住形成琥珀”的过程,但是人们可以根据琥珀的样子,结合生活经验,推测出琥珀形成的过程。
(2)你有没有用生活经验解决过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查资料
(1)有哪些查找资料的方法?(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
(2)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查资料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上网搜一搜,就能得到详细的资料。但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资料良莠不齐,我们对查到的资料要抱有“不可盲目相信”的态度,对查到的资料要有自己的辨别和判断。
◆请教别人
请教别人也是一个好办法,但老师建议对请教来的答案要再思考、再确认,这样对获得的知识可以印象更深刻,也可以判断请教来的内容是否准确。
3.小结方法
(1)“交流平台”的对话向我们推荐了四种解决不懂问题的方法,除了这些,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能用上合适的方法尝试解决,养成“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的习惯。
学程三 结合生活,自主识字
1.认读生字
(1)出示熟字:滨、洁、减、挑、挺、预;中、介、止、凡、正、刘。 ①开火车认读生字,相机正音。 ②组词。
(2)出示生字:宾、吉、咸、兆、廷、予;肿、阶、趾、巩、政、浏。 比较熟字和生字,你有什么发现?(第一组生字,是由熟字去掉偏旁;第二组生字,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板书:去偏旁、加偏旁)
2.自主学习
分步出示导学单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分享
(1)出示横线格,多种形式认读新字。 (2)读读熟字与生字,交流“字音”的收获:
有些读音完全一样,如“滨、宾”“止、趾”等;有些读音相似,仅仅声调或声母不同,如“挺、廷”“减、咸”;有的读音完全不同,如“凡、巩”。
(3)再读,感受熟字与生字之间字音的联系。 4.组词理解
(1)自由组词,指名给新词组词,相机理解词语。 (2)出示组词,重点关注自由组词时没有交流的词语。 5.拓展
(1)第一组:这些去掉偏旁的生字,还可以加什么偏旁? (2)第二组:这些熟字,还可以加什么偏旁?
学程四 总结收获,提出希望
1.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交流了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应该怎样解决,同学们总结了不少好办法。我们要把这些办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发挥它们的作用。
我们还通过熟字去偏旁、加偏旁的方法,认识了很多新的生字。 2.提出希望
你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希望同学们留心生活,从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导学单2: (1)借助拼音,认读新字,同桌互读互听,纠正读音。 (2)比较每组熟字和生字,品品读音,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