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原理算机的工作
教学设计
计 精品资料
课 题 模块二 计算机基础 第二课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师 重点 教材分析 难点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3.字节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了解计算机中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教学目的 数,以及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理解字节的基本概念,掌握存储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法 教具 理论讲述与电子教室给合 电子教室 一、 复习上一讲的重点内容 二、 讲授新内容: 2.1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十进制数是人们习惯使用的数,然而,在计算机中,使用的数是二进制数。计算机之所以采用二进制数,是因为计算机内的信息传输和转换都是靠电信号实现的,而组成计算机的电子零部件的物理状态往往只有两种,如开关的开与合,电流的断与通、电位的高与低等。物理器件的这两种状态正好可以用数字“0”和“1”来表示。 2.2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要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数,先把二进制数以2为基数按数位展开,再用十进制的运算方法计算,就可以得到这个二进制数的十进制教学过程 表示方式。 2.3字节的基本概念 存储器存放二进制信息的多少称为“存储容量”。存储容量以字节(英文byte,简写B)为基本单位,常见的存储器容量单位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及GB,它们的换算关系为: 1GB=1024MB 1M B=1024KB 1KB=1024B 三、自主探索 观察图示,议一议,计算机处理信息时,数据是怎样传输和转换的?请说出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生:观察并交流,完成P23练习 教师点拨指导 [师生归纳]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精品资料
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这一结构又称冯〃诺依曼结构,其特点是: 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7)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8)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四)、课堂小结 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表示:二进制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P22 (五)、 键盘练习 教学反思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