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题组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毛泽东在建国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种粮食……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造。”针对这一现实,1953年党提出以“一化三改”为核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
A.手工业合作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化 D.教育现代化
[解析] 一化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在1953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C项正确。
[答案] C 2.阅读下表:
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 年份 所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私营和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8.7 1956年 32.2 53.4 7.3 7.1 上表中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B.“大跃进”运动开展 D.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解析] 由“1952~1956年”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再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公私合营经济成分所占比重较大,表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起来,故A项正确。B、C、D三项都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
[答案] A
3.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艺术形式。下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
1
A.农业合作化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互助”以及时间1955年,可知是农业合作化运动,故A项正确;“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故B、C、D三项均排除。
[答案] A
题组2 探索与失误
4.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写道:“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对这段社论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带有主观臆断性 D.重视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解析] 1958年,中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题干材料“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体现在经济建设中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带有主观臆断性,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A.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B.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2
(新课标)2024_2024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新人教版必修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