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汇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

表1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特点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对脉学颇有贡献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把脉象分为28种 战国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难经》 西汉 东汉 西晋 晋代 南齐 隋 唐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王叔和《脉经》 葛洪《肘后备急方》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王超《水镜图诀》 宋 南宋 元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崔紫虚《崔氏脉诀》 施发《察病指南》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金元之世 滑寿《诊家枢要》 刘昉《幼幼新书》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明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李中梓(李士材) 1 / 31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朝代 医家与著作 《诊家正眼》 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李延罡《脉诀汇辨》 周学霆《三指禅》 徐灵胎《洄溪脉学》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张登《伤寒舌鉴》 梁玉瑜《舌鉴辨正》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载有120图 载有149图 论脉诊的著作 特点 清代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林之翰《四诊抉微》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汪宏《望诊遵经》 喻嘉言《寓意草》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陈泽霖《舌诊研究》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近现代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表2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温热病)

类别 朝代 明 医家与著作 吴又可《瘟疫论》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成书特点 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温热类 疾病 清 薛生白《湿热条辨》 余师愚《疫疹一得》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王孟英《温热经纬》 记载了丰富的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 明 卢之颐《痎疟论疏》 《时疫白喉提要》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 专论白喉的著作 传染病 诊疗 清 《麻科活人全书》 《郁谢麻科合璧》 《麻证新书》 《麻症集成》 论述麻疹的专著 2 / 31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类别 朝代 医家与著作 王孟英《霍乱论》 罗芝园《鼠疫约编》 成书特点 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辩证,均有较详论述 表3 -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

考点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既往史 主要内容 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辨别遗传性疾病与某些传染性疾病 平素健康状况,过去曾患过何病,是否有预防接种,药物过敏史,做过何种手术治疗

表4 - 问诊(问现在症状)

考点 类型 恶寒重 发热轻 临床表现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风寒表证 意义 恶寒发热 发热轻 而恶风 发热重 恶寒轻 壮热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伤风表证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 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哺潮热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骨蒸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 风热表证 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 阳明潮热—阳明腑实证 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瘀血积久,郁而化热 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 潮热 但热不寒 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湿温潮热—湿温病 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气虚发热 自汗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 微热 38℃以下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 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急躁易怒等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气阴两虚发热 者 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 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3 / 31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考点 类型 无定时 寒热往来 有定时 无汗 间规律 临床表现 意义 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兼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 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表证无汗:风寒表证 里证无汗:津血亏虚,阳气虚 表证有汗:风邪(风热)表证 里证有汗:里热证 里虚证:阳虚,阴虚内热 醒时汗出,活动尤甚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自汗、盗汗并见 气虚证和阳虚证 阴虚证 气阴两虚 有汗无汗 有汗 自汗 盗汗 其他 特殊汗出 绝汗 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亡阳 肢冷脉微 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躁扰烦渴,亡阴 脉细数疾 汗有冷感 汗有热感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 阳气虚或惊吓 里热蒸迫 风湿热邪交蒸 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冷汗 热汗 黄汗 战汗 头汗 但头汗出 半身汗 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进食辛辣 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阳气内郁,阴虚阳亢;中焦湿热;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心悸、失眠、腹胀、便溏等 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 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下焦湿热 局部汗出 手足心汗 心胸汗 阴汗 胀痛 刺痛 冷痛 灼痛 气滞作痛: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 但头目胀痛,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瘀血 寒邪阻滞(实证);阳气亏虚(虚证);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凝肝脉可见:睾丸坠胀冷痛、少腹冷痛 火邪窜络(实证);阴虚火旺(虚证) 湿邪困阻气机;但头重痛,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肾虚骨髓失养 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心脉痹阻引起“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引起上腹痛;寒滞胃肠引起脘腹痛 气血亏虚,阴精不足 阳气精血亏虚 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 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痹证 气滞 风邪偏胜 疼痛性质 重痛 酸痛 绞痛 空痛 隐痛 走窜痛 4 / 31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考点 类型 固定痛 临床表现 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 四肢关节固定作痛 瘀血 意义 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 掣痛也称 筋脉失养 引痛、彻痛 前额连眉棱骨痛 后头连项痛 头痛 头两侧痛 巅顶痛 头痛连齿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 胸痛 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胸肋软骨疼痛而局部高起,皮色不变,或沿肋骨相引掣痛 胸部疼痛 胁痛 肝阴虚 寒凝肝脉、悬饮 实证: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进食后疼痛缓解 胃脘痛 胃脘穿孔: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 胃癌: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 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 疼痛部位多是所在部位 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 肠痹或肠结 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 结石 脏器破裂或癌瘤 痛经、异位妊娠破裂 阳明经头痛 太阳经头痛 少阳经头痛 厥阴经头痛 少阴经头痛 胸痹:痰瘀阻滞心脉 肺痨:肺阴亏虚 肺热:热邪壅肺 肺痈:痰热阻肺 胁肋痛:气结痰凝血瘀 肺癌、胸部外伤等 胸背掣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清冷 厥心痛(真心痛):心脉急骤闭塞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胆湿热、肝胆火盛、少阳证 疼痛部位 腹痛 注意:某些心肺病变可引起上腹部疼上腹部疼痛 痛 可由肠痨、脂膜痨等病所致 脊痛不可俯仰 背痛 背痛连项 肩背痛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 腰痛 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 骨痨、外伤亦可导致腰痛 全腹、脐周或右少腹疼痛 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 风寒客于太阳经腧 寒湿阻滞 肾虚 寒湿 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 带脉损伤 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 结石阻滞 5 / 31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总结(完美打印版)汇编

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表1-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朝代医家与著作特点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azwo52jut7yogl1itk20zdc523y3q00hz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