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导学案
【目标定向】
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感知作者对白杨树具体的礼赞。 2.结合写作背景,感悟作者对白杨树、北方军民、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重点)。 3.理解并学会运用象征的写作方法(难点)。
【个体自学】
1.作者简介
浙江桐乡乌镇人。小说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于二月花》、《幻灭》、《动摇》、《追求》(《蚀三步曲》)。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农村三步曲》)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3.文体知识 象征:是把要表达的意义寄托在所称赞的事物上的一种写作方法。写法上对托意的物要进行细致的描写;做深刻细致的评价,加以评论点明象征意义。 作用: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预习任务一:
1.正音正字
主宰( ) 倦怠( ) 地壳( ) 晕圈( ) 潜滋暗长( ) .....婆 suō( ) qiú( )枝 秀qí( ) 坦荡如dǐ( ) yān yān( )欲睡
2.成语积累
旁逸斜出: 力争上游: 坚强不屈: 坦荡如砥: 纵横决荡: 学习任务 一: 提示:在文中直接画出句子,适当做旁注
1、自由读课文,圈划出作者直接礼赞白杨树的句子,思考为何赞美白杨树?
2、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在文中画出至少一处,并分析。
学习任务 二:
4.作者只是赞美白杨树吗?结合写作背景与课文第7段分析。
5.了解、学习象征的写作手法,对梅、兰、竹、菊四君子作一番思考,用下列句式完成填空。
句式:我赞美 ,因为它 ,尤其象征 ,我要大声赞美 。
【同伴互导】
1.小组内交流“个体学习”的学习成果,互查字词,核查所找语句。 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其他成员给予纠正、补充。
2.小组长汇总本组有疑问的题目,要求:各人用“☆”标注出完成较好的地方,用“?”标注出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在“个体自学”题号前。准备在班级交流时提出。
【教师解疑】
1.各组提出本组疑问,其他组同学补充解疑,师生共同探讨。 2.通过交流探讨,明白课文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当堂检测】
1.注音练习(6分,每空1分)
无边无垠( ) 坦荡如砥( ) 恹恹欲睡( ) .... 虬枝( ) 婆娑( ) 秀颀( ) ....
2.用文中词语填空(2分,每空1分)
我曾走过______ ___的高原,我曾见过______ __的白杨树。 3.从不同角度描写向日葵,说说它与什么样的人性格、精神相似?(2分)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 ________
【补充学习】
1.熟读背诵课文第7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