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9 启蒙运动
时间:3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4·安徽亳州模拟]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之一是 (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 B.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C.封建君主专制的衰落 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
解析: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人类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故选D。材料未提及工业革命的开展与启蒙运动的关系,A项错误;宗教改革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没有提及“认识自然界的方法”,B项错误;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是封建专制强化,C项错误。
答案:D
2.[2024·安徽蚌埠质检]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家:“一个为人尊敬而又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去行善,却无权力去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从中可以看出,伏尔泰主张 ( )
A.剥夺君主统治权 B.推行渐进改革 C.培养君主的道德 D.实行分权制衡
解析:据材料“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得出伏尔泰主张实行分权制衡,故选D。据材料“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可知剥夺君主统治权不合题意,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权力的制衡,推行渐进改革不合题意,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权力的制衡,培养君主的道德不合题意,C项错误。
答案:D
3.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 )
A.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解析:根据材料“治理良好的政府……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自由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故选D。材料强调“政治自由”,但更强调“渔网”的作用,A项错误;材料叙述了“政治自由”,与民主是不同的概念,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自由与法律的关系,C项错误。
答案:D
4.卢梭认为:主权既然不外是共同意志的应用,所以就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不过是一个集合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
A.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B.代议制有其合理性 C.人民主权应该是相对的 D.公共意志高于法律
解析:根据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可知,卢梭意在强调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故选A。代议制下由选民选举产生的议员代表选民行使权力,这与“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不符,B项错误;根据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只能由其自己来代表自己”可知,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绝对的,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卢梭对法律的认识,D项错误。
答案:A
5.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到处都有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做出这一论断的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洛克 C.康德 D.卢梭
解析:“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是康德的主张,故选C。 答案:C
6.[2024·河南洛阳模拟]下表为18世纪中叶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每版印刷1000~2000册)。这表明法国( )
思想家 伏尔泰 《哲学通信》35版 作品名称及出版数量 《老实人》43版 《新爱洛绮丝》70版 卢梭 《卢梭全集》18版 狄德罗 A.民众文化水平提高
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 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 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解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出版,能够直接反映出当时启蒙思想社会影响力的扩大,故选D。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出版,不能推断民众文化水平的变化,A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出版,不能推断启蒙思想家社会地位的变化,B项错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书籍的多次出版,不能推断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状况,C项错误。
答案:D
7.[2024·湖南永州模拟]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 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 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 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一致认同
解析:18世纪的法国对世界的贡献主要就是启蒙运动,故选A。这时候的法国还是封建国家,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在18世纪末期才开始,C项错误;欧洲整体上还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较多,D项错误。
答案:A
8.[2024·娄底市高三模拟]学者陈锐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忽视了宗教和道德问题,并带上了贵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特点,之后的社会主义植根于平民阶层,并开始对启蒙运动和18世纪文化进行反思。陈锐意在说明( )
A.科学社会主义脱胎于理性启蒙思想 B.脱离信仰和道德的理性缺乏价值关怀 C.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排斥任何宗教
《百科全书》24 000套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9启蒙运动人民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