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医疗法操作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操作流程合理规范: 再次核对,头面部佩戴护目镜,调节强度和照射时间,打开开关,告知避免活动,以免照射区域改变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时间10-20分钟。15分 解释、沟通及时有效。2分 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情况。5分 职业防护到位。3分 协助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3分 操 作 后 中医辨证健康指导。5分 用物处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手卫生规范。5分 签字记录及时准确。2分 整体 评价 体现人文关怀。5分 操作熟练、注意事项指导正确。5分 提问 常见操作并发症及相关理论知识。5分 得分 其他 存在问题 经络导平治疗仪技术

数码经络导平治疗仪是根据中国传统经络学理论,利用高电压低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对机体中运动的生物电子进行激励导活,实现人体内的经络导通,代替传统的针灸推拿,对缓解疼痛能起到显著的疗效,并同时达到增强人体免疫力、平衡阴阳而治愈疾病的目的。

一、适用范围

适应症:脑梗塞各期;脑出血恢复期;TIA;偏头痛;慢性脑供血不足;三叉神经痛;神经麻痹及痉挛等各种顽固性疼痛;失眠;顽固性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颈肩腰腿痛;椎间盘突出;软组织损伤;关节炎;扭挫伤;

股骨头坏死;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结肠炎;小儿脑瘫;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脑萎缩等。

禁忌症:

1.携带有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医疗器械的患者禁用。 2.体内有金属植入物(例如钢板等)的患者禁用。

3.不能用于妊娠妇女、患有急性病、传染病、恶性肿瘤和心脏病等的患者。 4.不能将输出吸水电极片贴在“创口、溃烂处”的皮肤上,可临近取穴,远端配穴。

5.使用导平仪时,颈前1/3血管、神经密布区禁止贴片以防出现事故。 二、评估

1.病室环境,室温适宜。

2.主要症状、既往史、凝血机制、是否妊娠、月经期及习惯性流产,体质属虚证者禁用。

3.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合作程度。 4.操作部位皮肤情况。 三、告知

1.接通电源后不能随意的移动仪器。

2.注意感受仪器的强度,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 3.接通电源后,禁止用手触摸电极贴,避免电击伤。 四、用物准备

经络导平治疗仪、电极贴、必要时准备多功能插座。 五、操作重点

1.准备:将电源线插头插入仪器电源插座,接上电源,同时将左右5个分调

旋钮全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开机:打开电源开关“ON”端,仪器自动完成默认参数设定值进入待机状态。

3.参数调节:可选择头面、肢体、躯干输出中任何一档进行治疗参数设定,如默认值不符合治疗要求时,可根据需要及时更改默认值,使其达到治疗要求。

如需使用浪涌者,可选用长浪和短浪,短浪三秒一个周期,长浪六秒一个周期,头面、肢体有浪涌输出,为固定频率60Hz,脉宽0.4ms,时间默认值10min,可调范围5-60min。

(1)治疗部位选择:根据需要按治疗部位选择键,选中的部位指示灯亮。 (2)治疗参数调整:如默认值不能满足治疗要求,可按频率调节键选择。 (3)治疗穴位接入:在选定的每个穴位上,接入吸水电极片,用松紧扎带将其固定。

(4)治疗强度调节:按治疗/停止键,指示灯亮,此时治疗强度可在0-99之间调整。开始治疗时可先用粗调调节强度,在患者经穴处开始有锤击感,就可转用微调调整强度,以患者当时最大耐受度的80%为准,逐渐适应,以防发生“晕针”或者不适。

(5)治疗停止:定时治疗时间到0,仪器发出“嘀嘀”蜂鸣声治疗停止,治疗绿灯灭,仪器自动回到默认参数下,将患者穴位上的输出电极片取下,然后关闭电源开关,严禁治疗电极板在患者身上时,关闭电源开关。

六、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并取得配合. 2.治疗时病室内应温暖、避风,注意保暖.

3.操作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可使用状态,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感觉有无异常、破损。

4.机器进入治疗状态时,严禁随意移动电极板,其他无关人员严禁用双手分别触摸两个电极板,以免遭受电刺激。

5.治疗时,若患者皮肤感觉刺痛,可能是电极与皮肤接触不够好,应检查电极与皮肤是否接触紧密。

七、导平治疗常用选穴法

1.局部选穴:又称病所选穴。即根据腧穴的局部主治作用,选取病所局部的穴位来治疗。如胃痛选中脘,腰痛选肾俞等,在此阿是穴的选用是局部取穴最典型的一种。

2.邻经选穴:又称邻近取穴。即根据腧穴的邻近主治规律,而选用病所邻近经络上的腧穴来治疗。如偏头痛取风池。

3.循经选穴:又称远端取穴。即根据腧穴的远端主治规律,头面、躯干、内脏的疾患可选取有关经络的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来治疗。如咳嗽取列缺。

六、导平治疗常用配穴法

1.远近配穴:即病所局部或邻近有关腧穴与远道具有共同主治性能的穴位相配。如鼻塞取合谷配近处的迎香穴。

2.表里配穴:按经脉的三阴三阳和脏腑的互为表里关系来配穴。如遗尿取邻近的关元穴外,可配与膀胱经互为表里的肾经太溪穴。

3.上下配穴:手足部肘膝以下具有共同主治性能的穴位可配合应用。如支沟配阳陵泉治胁痛。神门配三阴交治失眠。

4.左右配穴:即取左右相应部位的穴位配合应用。一般方法是:内脏病取双侧,躯干体表并取同侧。有时亦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如胆道疾病可取双

侧胆囊穴,偏瘫除取病侧穴外,也可配用健侧穴。

附:经络导平治疗仪技术操作流程图

经络导平治疗仪技术操作考核查检表

附:

经络导平治疗仪技术操作流程图

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治疗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 评估

中医疗法操作

操作流程合理规范:再次核对,头面部佩戴护目镜,调节强度和照射时间,打开开关,告知避免活动,以免照射区域改变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时间10-20分钟。15分解释、沟通及时有效。2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情况。5分职业防护到位。3分协助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3分操作后中医辨证健康指导。5分用物处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手卫生规范。5分签字记录及时准确。2分整体评价体现人文关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ats13k0zj9mzf00wrvr0a0pl1szli00hf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