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和特点分析
关于经济周期
编者注:经济周期性最早的发现者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他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经济的大量统计数据后,发现发达商品经济中存在的一个为期50—60年的长周期。所谓康波,指的就是经济会从回升、繁荣、衰退最后至萧条,不断重复。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产业经济是60年为一个周期的,所以我们大部分人会经历一个到一个半的经济周期,所以我们身在哪里、身处哪个时间段、哪个地区,对我们来说特别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感谢爹娘,把我们生在这里,生在这个时代。
1978年的中国特别穷,人均GDP只有153美金。如果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孩子,父母把一个孩子送到当时中国最好的酒店——北京饭店做营业员,把另外一个孩子送到美国,随便找一家肯德基麦当劳当服务员,一年下来收入竟然相差56倍!到2024年的时候,中国人均GDP达到10000美金,要知道1978年的时候美国就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这个阶段我们用了41年的时间。而现在,56倍的差距已经缩短到6—7倍了。
如果你1999年在上海花1000万买一套房子,此时你有一个哥哥在纽约曼哈顿买一套房子,到今天,上海的房子涨了13.4倍,而纽约的房子涨了不到3倍。
1978年到2008年,中国年均GDP复合增长率9.4%,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连续30年始终增长在8%以上。
如果你做实业你会发现,在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里,你基本上做的是“内贸”,1998年到2008年是中国外贸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2008年外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了60%,而现如今,外贸对中国的贡献率已经回到了33%。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张康波曲线图,我们在判定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发展前景时,我们要看的是这个曲线到底能够伸多长,全世界有一些国家就是穿越了康波周期的“浪底”的,比如美国,在未来20年可能会保持高速发展。也有些国家和地区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跌入到“失去”的浪底,比如日本、台湾,还有地中海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
中国的“三班车”
如果上帝是“轮值主席”的话,1978年之后的上帝应该是我们中国人;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日本、德国、香港、台湾等地的商人进入中国内地投资,他们为什么来?因为当时我国的优势很明显,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制度宽松;而现在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国中产阶级迅速崛起,劳动力成本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我们可以发现2024年的中国现状与1978年进入我国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面临的是一模一样的情况。所以说,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1978年的时候,有大量外资进入中国,但是当时中国物资短缺,工业水平差,生产力更差,但是现在不同的是,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们生产了全世界60%的消费品,智能手机的90%生产在中国,2024年我们的汽车产量相当于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总和外加200万辆。
全球的互联网产业是从1995年开始的,中国是1996年由中科院接通了互联网的那根线,最早开始拨号上网的有200人,马化腾是深圳站站长、雷军是北京站站长、丁磊是宁波站站长,当然还有马云。中国互联网公司阿里、腾讯、新浪、百度、携程、360、京东等全部诞生于1998年的二季度到1999年的四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