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式婚俗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式婚俗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发展

姓名: 学号: 专业

摘要: 婚礼习俗也是一个国家中民族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婚礼中的非语言行为,其中的意义表达远远超过了语言的边界。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也有着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在跨文化交流的潮流中,我国的婚俗文化不断发展,形式也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世界的婚俗礼仪增加了绚烂的一笔。

关键字:中式古代婚俗;中式现代婚俗;西方婚俗;跨文化交际;发展

1. 婚姻的起源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由于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嫁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两个相爱的人为了结合所举行的仪式。它承载着幸福,是一种相爱的表现形式,给人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礼记昏义》曰“昏礼者,礼之本也。”在我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人们对婚嫁礼仪非常重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断向婚姻风俗渗透沉淀,所以,中国的婚俗文化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古人把婚礼作为礼的本源和发端。因此,在中国所有传统的人生礼仪中,婚礼最受人们重视,婚礼的程序也极为讲究。 2. 中国古代的婚俗

在最早记载中国婚礼仪式程序的《仪礼》中,对婚礼仪式有明确的规定:“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从此,婚姻“六礼”就成了中国传统婚礼的规范模式。

2.1纳采

纳采,通俗地讲,纳采就是求亲。如果男女家长认为某家之女,可以作为儿媳候选人,在纳采之前,男方派媒人到女方家征求了意见,并得到女方家庭的初步同意,便请媒人到女方家献采摘之礼,女方家就会“乃后使人纳其采而择之礼”。

2.2问名

问名就是请教女子的姓名。在古代,女子的姓名不外传,到了议婚之时,才告诉夫家。问名不仅仅是了解一下女子的姓名,还要在草帖上写下女子的生辰八字,有的还写下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官职,以及可资提供的陪嫁,以供男方占卜之用,为男方选择提供参考。

有趣的是,在问名的过程中,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不是男方,也不是女方,而是媒人。因为中国的传统婚姻,历来都信奉“父母之命”、“媒灼之言”。

2.3纳吉

问名之后,男方就会拿女方的生辰八字去问卜。问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卜“妇德”。古人把“妇德”放在“三从四德”之首,十分看重妇德,所以有“娶妻娶德,纳妾取色”之说。二是卜吉克。如果女子的生辰算出来,两人八字不合,甚至克夫,婚事就会告吹。如果算出来,

与男子相合,有“旺夫”之运,便是纳吉,男方便会遣媒人告知女方,并送去“小聘”之礼,婚事就基本议定了。

2.4纳征

民间把纳征称作“下聘”。《礼记.曲礼》中说:“非受币不交亲。”所以是否授受聘礼是女方是否许婚的标志,一旦女方接受了男方的聘礼,就表示两家已定下了婚姻,不能随便更改。

下聘礼有两层意义:第一是对女方的父母表示感谢,因为女子出嫁后便是“泼出去的水”是夫家的人了。第二是给女方家置办嫁妆之用。

2.5请期

“请期”就是“定日子”,是男方定好黄道吉日之后,差遣媒人到女方家告知,让女方作好嫁女的准备。古人对结婚时间的选择也很慎重,他们一般会请人查看黄历或进行占卜。古人喜欢把婚娶时间定在春季或秋季,因为春天是万物复苏生命阴阳交接之时,有利于生命的孕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劳作了一年之后,有了收人可操办婚嫁之礼。当然,遇上特殊的婚礼也会特殊对待。

2.6亲迎

迎娶这一天,新郎骑大马,着帽披红花,带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当新郎到达后,女方的家人会借机考间和捉弄一下新郎馆,比如有的地方要新郎对歌。而闺房里的新娘会号陶大哭,这就是“哭嫁”。“哭嫁”是从原始社会的抢劫婚保持下来的习俗;婚前新娘对新郎所知甚少,对婆家感到畏惧,又为即将离开亲人感到伤心。

当吉时到了,新娘就被蒙上红盖头,抱进花轿,在吹打声中到了夫家。下花轿之后,新娘双脚不能沾地,而是踩着青毡米袋,来到厅堂拜花烛行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

3. 婚姻礼仪的渐变

古代意义的婚礼,包括了从谈婚、订婚到结婚等过程的礼仪程序,被古人作为礼的本源和发端。人们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

然而掀开红盖头时,也是年轻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刻。不管红盖头后面的是谁,他们就这样被命运之绳牢牢地拴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悲喜人生。在重礼亲爱,男尊女卑的婚俗价值观下,少男少女们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约束着,作为婚姻当事人的男女双方,却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

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中国的婚礼已经经历了数千年年的变化,其中“礼”的因循产生了很大的转变,再加上随着西方婚俗的影响越来越大,西方婚俗已被很多中国人所了解。而那些追求时尚、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更是在自己的婚礼中加人了西方的元素,所以中西合璧的婚俗在中国现代的婚俗中已十分常见。

4. 中国现代婚礼的发展

中国现代的婚俗是在传统婚俗礼仪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移风易俗发展而来,它对传统婚俗有继承更有创新。在婚姻目的、婚神信仰、审美情趣、文化根源等不同方面都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但在现代婚俗中,我们也能常常看到传统婚俗的影子。

4.1婚姻目的——自由恋爱

在中国古代的婚俗中,注重“父母之命”、“媒灼 之言”,婚礼与家族、子孙繁衍息息相关,而作为婚姻当事人的男女双方,却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地接受。但在中国现代婚俗中,现在的社会更倾向于恋爱自由,父母之命已不重要,媒也不是男女婚嫁的唯一合法条件。很多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而且非常注重个人意愿的表达。

4.2婚神信仰——“一箭钟情”

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人们认为婚姻是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现在随着西方神话传说的传播,爱神不再是月老,而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

4.3审美情趣——西式白色

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因为红色令人感到喜气洋洋,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现在,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等待白马王子的到来。婚礼上,人们喜欢用鲜花来装扮,白色的纯洁无暇,浪漫温馨。

4.4婚俗文化的根源——平等自由

中国古代的婚俗呈现出鲜明的宗法制特色,“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

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则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

5. 婚俗礼仪的变化——跨文化交际的表现

如今来看,很多中国人的婚礼从婚礼服饰,婚礼仪式以及婚礼场所的设计越来越有西方婚礼的要素,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保护中式的婚俗文化;而西方婚礼尤其英国婚礼也越来越有中国的喜庆元素。

全球文化大融合已然影响到婚礼文化,我想,未来的中西婚礼文化在保持本民族色彩的同时也会发展出很多极具个性以及多元化的婚礼文化,并且中西婚礼的形式和仪式会彼此影响彼此融合,如西式婚礼的交换戒指在中国当今婚礼仪式上的广泛应用;中国的轿子在西式婚礼中的普遍应用等。

中式婚礼习俗的时代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了解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跨文化交际,认识别国的婚礼习俗也有助于我们去领略学习他国的文化,这对推动全球的婚礼文化事业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也要紧跟文化的趋势,促进与其他文化的融合。

总而言之,一切婚礼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的目的都很单纯:祝愿所有新人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参考文献:

[1] 窦海巍,2014 ,中西国家婚礼文化差异的比较[学位论文] 硕士。 [2] 张邦建,2000,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特点述论。文化研究(2)。

[3] 李荣建,宋和平,1996, 外国习俗与礼仪[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4] 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湖南岳阳。

中式婚俗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发展

中式婚俗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发展姓名:学号:专业摘要:婚礼习俗也是一个国家中民族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婚礼中的非语言行为,其中的意义表达远远超过了语言的边界。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也有着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在跨文化交流的潮流中,我国的婚俗文化不断发展,形式也更加丰富,同时也为世界的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asq915p145s23q4ajm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