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广告传媒)宋元时期的广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广告

记载,类似这样的酒店,“在京正店七十二”,大型酒楼称为“正店”。而那些门面较小的一般酒店,称为“脚店”(图14015),则“不能遍数”,宋仁宗时就多达300家以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汴梁城里,酒楼生意相当兴旺。

图14014 《东京梦华录·酒店》中对各酒家记载的书影

图14015 清明上河图 脚店

(二)宋朝的市井娱乐业

到了宋代,音乐舞蹈已具备了大众化的特点,平民百姓有了自己喜爱的音乐舞蹈。如北宋都城汴梁,每逢正月十五的前后数日游人云集,“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①这些歌舞,大都是城市居民喜闻乐见的大众化歌舞。

另外,宋朝和金朝已经有滑稽戏、讲唱戏等各种戏曲的演出。随之出现了“瓦舍”和“勾栏”,这是城市平民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舍又称“瓦市”、“瓦子”,指易聚易散、较为自由简陋的娱乐场所,取“来时瓦合,走时瓦解”②之意。勾栏则是简单的表演舞台,可单独设立,也可设于瓦舍之中。瓦舍满足参与性的娱乐,勾栏则是专门的观赏。

据《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当时汴梁的瓦舍遍布东西南北四城区,临安城则有瓦舍25座,其中规模最大的瓦舍内,有勾栏13座。(图14016)这些“勾栏”、“棚”类似今日娱乐中心里的各种演出厅,可容纳数千人。像这种能容纳数千人的游乐场所,规模宏大,即使在今天也是不多的。

图14016 《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书影

① 《东京梦华录·元宵》 ② 《梦梁录》 - 16 -

到了南宋,临安城里这样的瓦舍“合计有十七处”①。在这些瓦舍中,游人众多,因此“瓦舍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在此,不觉抵暮。”②这种种周全的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与现在功能齐全的娱乐中心类似。足见两宋时期的娱乐场所已相当繁荣。

到了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杂剧这一种比较成熟的戏曲形式。元代杂剧的兴起,正是顺应了市井阶层的娱乐需求。元朝还有一种歌词,称为散曲,它与元杂剧组成元曲。元曲的空前发展繁荣了元朝的戏曲市场,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同时也促进了戏曲海报等广告形式的发展。

第四节 宋元时期的广告

正是由于宋代打破了坊市束缚,形成了居民住宅与商业店铺混杂交错的局面,商业活动有了更广泛的活动余地,一些服务性行业也应运而生。这些都为宋元时期的广告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广告事业的鼎盛时期。这时期的广告无论在内容、形式或艺术表现手法上,都达到了图文并貌,赏心悦目的程度,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 市声广告

《梦粱录》记载了南宋临安小商小贩“侵晨行贩”,“异品菜蔬”、“时新果子”,“填塞街市”。商贩走街串巷,“吟叫百端,如汴京气象,殊可人意”③。宋代学者高承在其所写的《事物纪原》一书中也说:“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音,其吟哦俱不同。”这些记载都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市声广告的活跃景象。 ① 《梦粱录·瓦舍》 ② 《梦粱录·瓦舍》

③ 《梦粱录》卷十二《天晓诸人入市》,P242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广告

(一)叫卖广告

由于两宋时期的小商贩逐渐增多,叫卖广告的种类也多种多样。

“有瑜石车子卖糖糜乳糕浇,亦俱曾经喧唤,皆效京师叫声”;“又有沿街头盘叫卖姜豉、膘皮子……”;“又有担架子卖香辣罐肺、香辣素粉羹、腊肉……等,各有叫声”;“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娶)老婆’卖卦者”;“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图14017)①

图14017 《梦粱录·夜市》

此外,还有专卖小儿玩具、食品的小贩,“沿街叫卖小儿诸般食件”,“及小儿戏耍家事儿,如戏剧糖果之类”②。

两宋京城里卖熟食的小商贩则更善于别出心裁地方式做广告。据宋人庄绰(季裕)《鸡肋编》卷上记载:

“食物中有‘馓子’,又名‘环饼’,或曰即古之‘寒具’也。京师凡卖熟食者,必为诡异标表语言,然后所售益广。尝有货环饼者,不言何物,但长叹曰:‘亏便亏我也!’谓价廉不称耳。绍圣中,昭慈被废,居瑶华宫。而其人每至宫前,必置担太息大言。遂为开封府捕而究之,无他,犹断杖一百罪。自是改曰:‘待我放下歇则箇。’人莫不笑之,而买者增多。”③

(二)唱卖广告

这一时期的叫卖广告以唱卖为主,而且实现了人声与响器的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市声广告。用婉转动听的小曲做的广告,显然比单调的叫卖和敲响器更引人注意。《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

《梦梁录》中也记载:

“今街市与宅院,往往效京师叫声,以市井诸色歌叫卖物之声,采合宫商以成其词也。”

这清楚地告诉人们,当时南宋的临安出现了仿效北宋汴梁街头的叫卖声,配上乐曲歌词, ① 《梦粱录》卷十三《夜市》

② 《梦粱录》卷十三《诸色杂货(卖)》

③ 庄绰《鸡肋编》卷上P7,中华书局,1983年版 - 18 -

沿街吟唱叫卖。

另外,南宋临安人特别爱花,每逢节假日“城内外家家供养”花①,花的消费量极大,种花、养花、卖花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所以《梦粱录》中记载了很多卖花人“叫卖”、“唱卖”的情景,其中有详细描写四季所卖的花的段落:

“四时有扑(古代一种促销方式)带朵花,亦有卖成窠时花、插瓶把花、柏桂、罗汉叶;春扑带朵桃花、四香、瑞香、木香等花;夏扑金灯花、茉莉、葵花、榴花、栀子花;秋则扑茉莉花、兰花、木樨、秋茶花;冬则扑木春花、梅花、瑞香、兰花、水仙花、腊梅花,更有罗帛脱蜡像生四时小枝花朵(“像生”花即用绢、蜡等材料人工制作的花),沿街市吟叫扑卖(“扑卖”为古代一种带赌博性质的促销方式)。”

端午节时,“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水糰、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喝卖声,满街不绝”。

苏轼《东坡志林》卷一第十一则中则提及唱卖水果的小贩:

“吾故人黎錞,字希声,治春秋有家法,欧阳文忠公喜之。然为人质木迟缓,刘贡父戏之为‘黎檬子’,以谓指其德,不知果木中真有是也。一日联骑出,闻市人有唱是果鬻之者,大笑,几落马。今吾谪海南,所居有此,霜实累累。然二君皆入鬼录,坐念故友之风味,岂复可见?”②

元代戏曲艺术兴盛,把唱卖广告描绘得声色俱全。如《逞风流王焕百花亭杂剧》中记载王焕仿效洛阳一带贩卖干、鲜果品小贩的唱卖声说:

查梨条卖也!查梨条卖也!……这果是家园制造,道地收来也!有福州府甜津津、香喷喷、红馥馥带浆儿新剥的园眼荔枝也!有平江路酸溜溜、凉荫荫、美甘甘连叶儿整下的黄橙绿桔也!有松阳县软柔柔、白璞璞、蜜煎煎、带粉儿压匾(扁)的凝霜柿饼也!有婺州府脆松松、鲜润润、明晃晃拌糖儿捏就的龙缠枣头也!有蜜和成、糖制就、细切的新建姜丝也!有日晒皱、风吹干、去壳的高邮菱米也!有黑的黑、红的红、魏郡收来的指头大的瓜子也!有酸不酸、甜不甜、宣城贩到的得法软梨条!……③

这一段唱卖词运用了一连串的叠音,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将风味各异的果品的特色形容得淋漓尽致。用这样的唱词沿街叫卖,别具特色,能迅速勾起人们的购买欲望,刺激人们的购买行为。

(三)响器广告

宋元时期,用响器来做广告已经相当普遍。宋代诗人宋祁在诗中也写过“萧声吹暖卖饧天”,可见当时卖糖的商贩靠吹管萧乐器来招徕顾客。宋代绍兴年间,有卖梅花酒的,用鼓 ① 《西湖老人繁胜录·端午节》

② 苏轼《东坡志林》卷一P11—12,华东师范大学,1983年出版 ③ 以上载自明朝臧晋叔《元曲选》,据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广告

乐吹奏《梅花引》叫卖。《梅花引》是当时家喻户晓的乐曲,很可能是专为卖酒而创作的酒曲,使人听到这支曲子便能想到梅花酒,达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

元代熊梦祥所著的《析津志》中也有对小商小贩响器广告的记载:

“街市蒸作面糕、诸蒸饼者,五更早起,以铜锣敲击,时而为之。……小经纪者,以蒲盒就其家市之,上顶于头上,敲木鱼而货之。”

另外,现代的百货商店起源于早期的“杂货店”,而杂货店的前身则是“货郎担”。货郎担是古老的商业形式,主要供应针线脂粉等与妇女有关的日用小商品,深入里巷、胡同及广大农村。由赶集、设摊和扩大经营,定居开店,沿街售卖逐渐发展形成以后的杂货店、百货店。卖货者用摇动手中的小鼓和小铜锣这种方式代替单纯的叫卖。这种广告响器当时被称为“惊闺”,意思是使声音达到闺阁。所以,后来把贩卖人也叫做“惊闺”,俗称“货郎”。重建于元代的河北石家庄上京村毗卢寺有一幅壁画(图14018),其局部就描绘了货郎“惊闺”卖货的情景。画面上一位货郎挑担手摇货郎鼓、一个小贩击敲响器出售货物。另有一泥水匠,左手拿瓦刀,右手拿镘子,相互敲击发出声响来吸引顾客的注意。

图14018 河北石家庄上京村毗卢寺壁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响器与叫卖相结合的广告形式。宋代收买旧货的小贩在走街串巷收买旧货时,口中常喊“常卖!”、“常卖!”,手里摇着“惊闺”,因此,人们又把这种小贩称为“常卖”。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

“朱勔之父朱冲者,吴中常卖人。方言:以微细物博易于乡市中,自唱曰:‘常卖’。”①

这大概是“常卖”得名的原因。另外,话本《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中记载:

“冉贵却装了一条杂货担,手执着一个玲珑珰啷的东西,叫做个‘惊闺’,一路摇着。……只听得叫声:‘卖货!过来!’冉贵听得叫,回头看时,却是一个后生妇人。便道:‘告小娘子,叫小人有甚事!’妇人道:‘你是收买杂货,却有一件东西在此,胡乱卖几文与小厮买嘴吃,你用得也用不得?’冉贵道:‘告小娘子,小人这个担儿,有名叫做‘百纳仓’,无有不收的。你且把出来看看。’”②

①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P101,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② 转引自庞德新《宋代两京市民生活》P112-113,香港龙门书店,1974年 - 20 -

2020年(广告传媒)宋元时期的广告

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广告记载,类似这样的酒店,“在京正店七十二”,大型酒楼称为“正店”。而那些门面较小的一般酒店,称为“脚店”(图14015),则“不能遍数”,宋仁宗时就多达300家以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汴梁城里,酒楼生意相当兴旺。图14014《东京梦华录·酒店》中对各酒家记载的书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am3t5bfni06i7k4fff923x6i11g5t00rp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