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学习阶段(本科)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电子政务概论》答卷
试题:
一、案例分析:(40分)
审批程序中的问题在哪里?
某市市立医院为了解决前来投资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就医问题,决定以中外合资形式,购置一部分先进的医疗设备。找合资伙伴没费劲,之后在报批过程中所遇到的麻烦和最终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首先是上报项目建议书,要经过市医科大学、卫生局、市外经办等多层审批;接着要落实用地,与农民方面协商后,再呈文请求土地局、规划局批准;然后再通过自来水公司、公用局、煤气公司、供电局、电话公司、城建局等一个个部门的“关卡”,请其审核、登记、注册、备案、划批。为了贷款,跑工商局、财政局、税务局等诸多单位办批手续,总计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十几个筹建人员跑了数十家行政单位,盖了100多个图章,最终却因贷款担保问题没有办下来,使项目落了空。
问题与思考:
1.假定这个项目确实是因为不具备客观条件,解决不了贷款担保问题而下马的,为什么过了那么
多的“关卡”之后项目申请才被否定,能否不走那么多的冤枉路?
答:网上行政审批系统改变传统意义上物理大厅具有时限、审批过程长的不足,提供高效率、全透明、全天候在线交互服务虚拟大厅,具有符合行政执法机关要求
规范行政许可权力,促进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施政,改善机关形象,以及公众、单位要求政府机关实现“便民、及时、公正、参与”的双重需要特性,是大势所趋,成为各级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必需品”。
2.如果需要你来重新规划这个项目审批手续,你准备怎么做?
答:
首先,实行网上预审“需要提交的报批材料较多,难免出现材料不齐备或不规范的情况。”网上预审平台运行后,办件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自己准备的材料是否完备,减少了办件人员为修改申报材料来回奔波的次数,从而提高了行政审批的时效。
根据工作性质的需要,此次首批实施网上预审的事项包括建筑工程消防竣工验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登记、土地资产处置审批、食盐批发许可证核发、地图审核等 61 个项目,涉及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厅、省卫生厅、省环保局、省工商局、省盐务局、省测绘局、省中小企业局、省公安厅等 9 个省级部门。
网上多次沟通,网下一次跑路。以办件者的身份登录“网上预审”,页面转换后,网上预审的项目展现在了眼前。点击自己需要申报的项目,页面上立即出现了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法定依据、办理时限等清晰的提示。需要注意的是,首次登录该系统的办事者,还需要先进行实名注册,填写真实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或个人身份等相关资料,然后方可进入网上预审平台。
二、小论文:(60分)
试述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
电子政务概论第 2 页共 3 页
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意义
继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之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深化对推行电子政务意义的认识,正确把握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展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改造、优化和重组政府的业务流程,促进政府管理创新,使政府职能更好地与企业和公民的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相适应。在我国,发展电子政务对于促进改革和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电子政务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力手段。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发展史上迄今最先进、最广泛的民主。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党的领导,为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保障。要把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必须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发展电子政务,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在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的同时,也使得人民群众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更好地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在网络环境下,人民对政府的监督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在公开状态下进行,做到政府权力运行到那里,监督就延伸到那里,任何部门都不敢懈怠。因此,发展电子政务对于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发展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措施。在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是手段,但它能够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它的适合扁平化操作的特征能够有效地减少机构设置,对传统的行政机构设置层次过多带来了冲击;强大的计算储存能力可以把人力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为解决人员臃肿问题、优化人员结构创造了条件;规范性和客观性运行,有助于消除职能交叉和多重执法的弊端;公开性和透明性特点,有利于消除腐败和非法行为产生的根源;等等。因
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必须发展电子政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扩大,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日益频繁,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都面临着及时准确采集处理海量数据的问题,必须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依靠电子政务才能更好地实现。例如,在实行和完善增值税制度中,只有采用信息化手段才能实现交叉稽核,克服手工操作成本高、无法有效稽核的缺陷,防止不法分子骗税。近年来我国税收大幅度增长,去年突破 2 万亿元,税务、海关系统电子政务的作用功不可没。
第三,发展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大举措。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范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与企业、居民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十分密切,电子政务对我国信息化全局具有显著的主导和带动作用。例如,实行“金税”和“金关”工程,众多的企业为了缩短纳税时间,加快通关速度,提高效益,普遍加快了信息化进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信息化的核心。政府是全社会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发展电子政务,把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需求是信息产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政府依据《政府采购法》购买国内信息产品和服务,发展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地带动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增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四,发展电子政务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加快自己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协议中,绝大部分与政府的立法、决策、执法等
活动密切相关,并要求成员国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则管理经济,做到决策和执行透明化,管理规范化、法制化。这些都必须依靠电子政务来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是对企业的约束和规范,更重要的是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形象,必须
加快发展电子政务。第四,加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要根据发展电子政务的需要,加快立法进程,重点是制定“电子签名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信息安全条例”。要加快建立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鼓励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系统,增强国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切实搞好公务员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同志的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公务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电子政务和信息化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第五,完善决策机制,强化社会监督。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正处在改革和变化过程之中,信息技术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集中各方面的智慧,充分发扬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参与者和监督者,才能保证推行电子政务决策与执行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制度和决策论证制度,实行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发动社会力量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进行评估,形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建设决策机制。要建立电子政务建设决策责任制和工作目标责任制,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对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估。要搞好各类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监测和跟踪分析,及时向全社会发布,以利于各方面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