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系评价 模式改革方案
一、教师评价方案
以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为指导,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突破口,以建设一支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和综合素质好的职教师资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师更新观念,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时对矿山机电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监控和评价,以便对他们进行年终考核、评优评先、奖勤罚赖、利益分配,同时激励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建设,构建以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多方位教师评价体系。
(一) 评价的原则
1.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
本评价方案面向矿山机电系全体教师,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等整体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
2.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
本评价制度不仅要求改善少数教师的工作表现,而且要求改善全体矿山机电系教师的工作表现。其目的是通过机电系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
3.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的原则
教师评价要强调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引导教师经常性地开展自我诊断、自我分析和自我总结,扬长避短,不断朝名教师、优秀教师方向发展。
4.民主性原则
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要认真听取周围教师的意见、家长的意见,学生的意见,多比较,多总结,取长补短,加速进步。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又要看教师完成工作的质量。在教师评价过程中,对评价的数据、信息、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以数据的形式反映评价结论。
(二) 评价方法
1.学生评价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从宏观上来讲是最客观,最直接的,也可以说是最有分析价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等各方面情况自觉不自觉的都会做出分析、比较和评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说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评价的重要部分。但在具体进行时要注意两点。广泛性。要在学生评价教师的过程中广泛地听取各类学生的评价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和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具体性。要引导学生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实际例子或某一具体教学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些非量化的评价更符合教师的工作性质,更具有说服力,更容易为教师所接受。
2.系部评价
矿山机电系内教师之间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根据评价内容和重点,给予客观的评价,但要注意,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以帮助他人,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为目的,要在平等友善的气氛中进行。其中,针对专业教师带队参加矿务局技术比武或者个人比赛的要增加考核分。这种方法的使用要有充分的准备,要稳妥、慎重。
3.自我评价
根据教师的年龄、教龄、专业及其它相关因素,教师每学期都应进行一次自我评价,可根据设定好的评价项目和标准,进行量化的评分和书面的小结,要引导教师科学地、认真地客观地评价自己一年(或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正视自己的差距,并确定改进方法。逐学期的进行教学工作的总结和反思,不断地鞭策自己,必能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4.学校评价
根据学校的党委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评价。
(三)具体评价模式
采用多元评价主体和多维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建立多元多方位的立体评价体系。
二、学生评价方案
建立多元多方位的学生评价模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训练为主线”的人才质量观和人才评价观;按照“用企业专家的眼光审视办学质量,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理念,强力推动“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改革;学业评价不仅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树立全面人才观,注重成功教育,改进考试方法和手段,深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改革;高度重视企业、行业、社会、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和职业技
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评价;形成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评价和反馈机制,建立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科学、客观、公正、全面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模式。
(一)评价原则
首先是发展性原则。学生的成长首先是人的成长,是以发展为目的、面向未来的生活实践过程。矿山机电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趋重要。随着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煤矿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的深入,不断有新的知识融合在机电技术之中,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时,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不仅要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看到学生的未来。同时,发展性指标要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发展意识,在发展性指标中让学生明确发展的方向。
其次是人本性原则。所谓人本性原则就是在评价学生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承认并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作为具有自我发展意识并能自我调整的主体看待,利用评价体系挖掘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潜力。这就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思想、文化、身心发展基础,制定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第三是过程性原则。评价的目的不是评判学生的优劣,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及状态。评价体系的实施过程,应该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动态跟踪、反馈、调整、发展的过程,也是一种指标导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评价的意义不在于发展结果,而在于评价作用发挥的过程。因此,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重与评价对象的动态交互过程及指标作用结果,充分发挥评价指标的激励导向作用。
(二)学生评价目标
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检验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分制管理为主线”的由企业(行业)、社会、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三)构建以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质评价体系
专业素质考核评价分两大部分:即专业基础理论考核评价和职业技能考核评价。
1.专业基础理论考核评价标准
①专业基础理论考核评价的原则、操作方法和考核项目与文化综合素质课评价基本一致。
②专业理论应知考核以职业岗位“必须”和“够用”为度并为专业技能服务。
2.职业技能考核评价
传统的专业课教学非常注重终结性评价,按普教评价模式,以成败论英雄。专业项目课程的实施,不仅注重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从关注知识转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基本技能素质考核包括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安全文明生产两大部分。操作技能又包括应知(理论)应会(技能)两方面。矿山机电系的实操项目非常多,如正确使用常用设备、电气、仪表能力、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调试能力、进行设备操作能力、对设备常见故障处理能力、对矿山设备的使用等,这就要求其专业技能要达到一定水平并在实操时按统一的企业(行业)评分标准评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
3.校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
顶岗实习是校内实习的延伸,是学生就业的准备阶段。矿山机电系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在矿机修厂进行顶岗实习,实习部分由师傅带领。学生在企业(行业)顶岗实习要接受企业(行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考核。要严格按企业(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矿山机电系
机电评价模式修订稿格式后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