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佛山市高三第一次月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课内文言文检测(4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27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泣孤舟之嫠妇 ②耳得之而为声 ..
B.①月出于东山之上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①倚歌而和之 ②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 ..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B.大王来何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5.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张良出,要项伯。
6.下列加点虚词理解为“助词,定语后置标志”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夫晋,何厌之有 D.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念:想念 .B.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负:承担 .C.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妍:美丽 .D.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 .
8.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使不辱于诸侯
C.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9.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六王毕,四海一 B.人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C.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D.谁得而族灭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二)课内文言文翻译(本题共3小题,14分) 1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分)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5分)
1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5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三、默写(10分)
17.《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18.杜牧《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们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19.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0.《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本性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东阳木雕被称为“中华一绝”,它以历史悠久、品类丰富、雕饰精美、技艺精湛而 。东阳地区山川毓秀,气候温润,梨树、樟树、松树、银杏树等 ,为东阳木雕选材用料提供了多种可能。东阳木雕以天然木材为原料,不施以漆色,保留原木的纹理和色泽,淡雅而富有自然气息。以材料本身的语言来体现木雕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东阳木雕为人们 的一大特色。木材本身是有生命和灵性的,因而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扬着生命的气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较强的内容。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探索与创新,在精益求精的艺人手中,东阳木雕技艺日臻完美,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极具艺术感染力。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东阳木雕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法,充分展示画面内容。不仅如此,( ),装饰性与实用性 ,更接地气,更能融入日常生活。
2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广东省佛山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