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曹型芝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5期
【摘 要】 健康是人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健康主要分为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是显露于外的,易于发现的,心理健康则不然。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就存在很大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概念认识模糊,农村都普遍存在一种现象——留守儿童、留守学生众多,他们的父母出于多赚钱养家的原因,留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很少回家,孩子一般由外祖父母、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抚养。孩子无法和父母经常沟通,造成亲情上的缺乏,学习成绩在下降,心理畸形。家庭、教师、和学校都有义务和责任。针对这种现状和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加强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全面的发展是当前教育者要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5-00-01 一、现形势下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 (一)师资力量太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专业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要求从教的人员要掌握心理健康专业技能和知识。教育部也曾经下发要求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尽管如此,农村地区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都是非专业的从教者。这些从教者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属于典型的无证上岗。师资力量太薄弱,聘请这样的人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试问怎么可能不让人担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刻
农村中学一直都没有对心理健康这一块给予很高的重视,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保持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变,并没有认识到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教育了。教育的重心都集中在应试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认为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浪费时间,多此一举。尤其是农村地区,迫切的希望学生能够走出农村的愿望,致使很多的农村学校一味地追求学生成绩达到高分,没有做到德智体美的综合全面发展,这给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增加了重重的压力。当然这其中承受压力最大的还是学生,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和思想上的负担,致使他们丧失了对于学习的兴趣,心理上出现各种问题和矛盾,很多学生的心理并不健康,严重的甚至畸形,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浅谈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