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校自主发展的认识
“ 自主发展”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其含义
和本质规定性是什么?
一、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概念
所谓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实现自主发展的习得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是学校的活动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学生实现自主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研究探索提供指导和帮助。自主学习理论强调指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是学生发展成长的示范者、导航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为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研究探索、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既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未来的远大理想,更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当前学习、生活、交往中最紧迫的需要、要达到的近期目标;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帮助每一位学生持续地确立近期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不断地给他们以鼓励,促进他们实现自主发展。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发展的习得实践活动。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个人自学在内的一切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
教育是人们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习得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习得实践活动。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中,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人。
自主学习是一个过程,是学习者实现自主发展的基础和手段;自主发展是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检验自主学习的客观标准;没有自主学习,很难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强调自主发展,学生的学习就会成为盲目的没有方向和目标的学习,就会失去动力源泉。因此,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一个整体。
“ 自主发展”强调如下几点: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自己发展的主宰;第二,学生的学习必须是自愿的主动的,应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要求,而不是被动的、被强迫的、不情愿的;第三,学生的学习逐步由盲目走向自觉,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研究性学习、
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第四,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和兴趣来自自我追求的目标,来自对自己未来发展的理想和设计,尽管这种目标、理想、设计还很模糊,还很不成熟。第五,学生的自主发展深层的原因在自我反省能力,自尊、自信、自立 、自强、自省是一个人成才的基本素质。因此,按照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发展、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主动发展、学会发展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本质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在学习社会中,教育是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实践活动。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外部施加影响的过程,
三、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的关系
自主学习以自主发展为目标,自主发展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两者互相依赖,是人们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手段和途径。
所谓自主发展,就是学生自己是决定自我发展的主宰,学生自己是自我发展的主人;自己的命运由自己主宰,自己的发展由自己决定;顺应自己个性发展的需求,顺应自己追求和设定的理想和目标,经过主观努力,实现个性发展。自主发展是人们要求改变自身现状的一种愿望和追求;是人们建立在对自己做出某种价值判断,在肯定或否定自我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新的理想;是人们对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改变自我、提高自我的一种内在的追求。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实现自主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保障。没有自主学习,培养不出自主发展的个性。自主发展为自主学习提供方向,设定目标,开辟道路,是不竭的动力源泉。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是一个整体,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现代教育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为背景,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自主发展的个人为目的。当前,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种种弊端,但集中到一点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轻视乃至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自主发展。仍然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头脑当作一个填装知识的容器,把学生仅仅当作一个物,当作一个没有自主发展意识和要求的物。具体表现为实行整齐划一的模式化的强制性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等。我们应当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育思想来对现行教育中不合理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以求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变革。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都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到
自己的基础、优势、特长、缺点、不足,从而确定自己近期和远期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确立自己转化不足、弥补缺陷的目标和步骤,计划、设定自己的特长与优势的发展目标。教师要对学生的努力的愿望不断给以鼓励、指导和帮助,并不断引导他们把这种自主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转化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自主发展目标的设定和付诸实施,对一个孩子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首先尊重他们的自主发展。教师要指导、关心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要指导、关心他们的自主发展。
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两种教育主体行为。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有两种主体行为,即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在教师“教的”行为中,教师是行为主体,学生是教师主体行为活动的对象,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媒介;在学生“学的”行为中,学生是学的行为的主体,教材和学习内容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客体。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行为,其实质是把教学内容作为人化的教材展现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对象。因此,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种行为中,学生和教师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双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育教学活动的两极主体,他们人格平等、活动互依,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教育活动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两种主体行为构成两种不同的教育场。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体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育目标,认识教育对象,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程序。(2)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育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各种教育因素和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能动性,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3)教师是教育教学开展的引导者。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教育内容进行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兴趣、学习需要。(4)教师是学生直接学习的示范者。教师每天与学生在一起,和学生父母一样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音容笑貌、一言一行,都在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品德、志趣、爱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榜样作用、示范作用。教师要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表现在对学校和教师的主体行为所采取的行为模式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学校和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的自主学习行为上。这两个方面的主体行为对学生的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主体行为和学生的主体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不同,依照两个主体行为所占地位、行为方式的不同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场。
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中心的学习场是现代教育的学生主体教育场。在这种学习场中,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是自主发展的主体,是知识学习、智能发展、道德养成、行为体验、自我感悟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努力营造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精讲少讲以至不讲,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师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导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课前教师备课,不是简单地写教案,背教材,而是搞好教学设计,把握好三个方面,即开发和利用包括教材在内的多种课程资源、分层次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初步设计学生课堂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主动参与的空间、时间,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不仅要教师问、学生答,更要学生问、教师答,学生互问互答,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可能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打破教师的原有设计,教师要顺应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在学生活跃起来后,教师要学会调控,学会引导。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主导、为中心。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理论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行为是教育教学活动主体行为、主流行为、主导行为基础之上。把这个理论大厦的根基和逻辑起点建立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为目的之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研究人的需求与人的发展的内在规律,重视中小学生的需求心理,培养他们的正确的需求意识和健康的需求心理,引导、强化正确的需求,抑制、弱化过分的不正确的需求,充分发挥需求对人的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弱化和控制不适当的错误需求,避免、减少和控制不健康需求对人的正常发展的负面影响作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十分重视中小学生对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交往和参与的需求,下大力培养和发展学生求知的需求、发现的需求和创造的需求,努力把“求知”、“发现”和“创造”的需求转化为人们稳定的强劲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