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发展、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鸡冠区鸡西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案例
伴随着市教育局“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广泛应用和深入影响,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学校管理的方式,正接受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洗礼,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鸡西小学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凝练信息化管理优势,大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初步探索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新思路。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做好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到: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我们高度认识到:①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装备与应用,是现代教育新形势下的重要途径。②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大大提高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
现代技术手段的投入对我校教师来说是件新事物,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学校首先加大了宣传力度。经常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宣讲国家实施现代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和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教学带来的丰硕成果,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和紧迫任务。
二、落实组织,强化管理,全面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做好电子设备与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1.我校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服务教学、着眼于教师的日常运用、着眼于打造现代化学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体制,建立了鸡西小学教育现代化相关制度,同时针对网络安全建立了《鸡西小学教育信息网络安全制度手册》
等,加强对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管理。
2.成立了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全体中层组成,领导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且在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中,定时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3.配备信息技术人员,成立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及教学引领。苑长海、孙成军负责全校教师的培训及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研修小组成员负责参加各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并指导本学年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教学活动。
(二)完善硬件设施,促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
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我校有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设备。有教学白板19套,学生平板50台,学生用计算机44台,成立了微课录制室即电子备课室,笔记本10台,教师办公用电脑42台。同时学校拆卸下的大屏幕投影又进行了再利用,分别设在小会议室、微课录制室,方便会议和教研时使用。为了保证设备的完好与正常运转,我校各种设备均有专人负责使用与维护,学校设立了《计算机室使用记录》、《微课教室使用记录》、《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智慧课堂使用记录》、《计算机维修记录》、《白板维修记录》、《多媒体维修记录》等,同时由信息主任每周负责检查记录情况。
三、构建网站,挖掘资源,努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构建网站,提供平台。
学校网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对外交流、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是优化内部管理,服务教育教学,打造数字化校园的平台。目前学校已接入市教育局统一布设的移动光纤网络,网络覆盖全校各办公室、教室及功能教室。
(二)挖掘资源,发挥效应。
动员教师充分利用资源,运用智慧课堂提供的资源平台、运用网络不断丰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向兄弟学校学习,建立学校百度云平台,增设教研组资源,分学科、分年级、分栏目存放微课、试题、课件、设计等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库的共建和共享。在此基础上,学校全体教师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平台分别建立个人网络空间,教师可以利用个人主页交流教学随想、记录成长经历、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也通过资源平台的主页实现了网上交流。充分发挥各方面资源,学校在QQ上设有QQ群、在微信上有微信群,实现了随时随地沟通,发放消息等,让每位教师都能随时掌握校园最新动态。
四、加强培训,掌握技能,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面对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计算机同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在地融为一体,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则成为实现现代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立足校本,强化培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师技能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多种途径,从不同侧面进行培训。从简单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到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电子白板的使用以及简单维护、智慧课堂的应用、个人空间的完善、微课的录制、微课掌上通的使用等,先后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以定期培训、专门辅导、互相结对等方式进行。学校对教师采取“以评促教、考核兑现、纳入常规”的激励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目前,我校100%的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备课、上课,独立制作教学课件;
100%的学科都能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课时覆盖率达到90%。
五、积极探索,注重运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工程的实效性。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深层次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因此,我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整合运用,切实提高信息技术的实效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学科教学整合。
为了更好的落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们倡导“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的理念,引领教师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设计和说课培训、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课”专题研讨等活动,以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提高教学实效性。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学案材料,网络教研、论坛实现了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的网络交流机会,为创设高效课堂提供了契机,教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影视音材料和方便快捷的呈现方式,为提升课堂广度深度提供的机会,教师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真正转变了教师的施教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课堂自主文化的建构。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校始终将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我校教师教案全部改为电子教案,教师们在准备电子教案后以学年组为单位对教案进行研讨,研讨后每个人都对教案提出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设计。在应用过程中,我校组织优秀的教师汇报成果,利用UMU互动平台开展评课活动,并以点带面,辐射全校教师,努力探索一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的新路子。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进一步推进办公自动化,学校完善了办公系统和学校管理系统的配备,运用校园网络,改革学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学校的工作计划、会议通知、章程制度、法规政策、获奖光荣榜等全部在网上发布,同时,教师的交流学习体会、上交总结、教学论文、课件制作等也都通过网来传送和递交,满足教师无纸化办公的需要。学校从财物管理、人事管理、健康管理、艺体工作等方面均能熟练运用专用软件进行资料的管理与传送,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上级活动。
我校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活动,近年来一直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由于学校没有录播教室,我们就自行创造条件,借了一台摄像机与我校摄像机形成两个机位为教师录课,通过两位信息员的录制、采集、格式转换、搜集相关资源等工作完成录课。在微课展示活动中,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微课宝的培训,培训后教师们勤加练习、积极参与,目前已形成了校园自身的微课资源库,教师们还在不断的充实。
六、抓住机会,迅速行动,让教育信息化建设无限发展。
目前,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如:网速不够,致使平板无法按预期效果应用;智慧课堂的资源更新慢且有很多课程与实际不符;家校沟通环节需进一步探索等。
虽然存在着问题,但我们一直在尽全力地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解决,我们下一步工作打算是:1.变废为宝,将库房中的旧显示器重新利用为各班制作成“电子班牌”,让信息技术应用到宣传阵地上,使其发挥最大效率。2.探索将全校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的办公软件,进一步提高办公效率。3.探索新的资源更加丰富
的授课平台(如和教育、优教班班通等),使课堂效率最大化。
总之,我校信息化建设在两年前教师仅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状态发展为信息化手段参与学校各个领域的应用与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激发了师生自主发展的精神力量,使每一名教师教的舒心、每一名学生学的主动,感受到了收获的幸福、工作的幸福,全面地提升了师生的生命质量。当然,我校的信息技术条件才刚刚起步,与优秀学校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学习、改进、创新、发展、提高,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打造数字化校园,争创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