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40分)
(1)气相反应A+3B→2C,则δA= δΒ= (2)反应速率常数有时可以表为前提是
(3)空间速度是指 ___________ , 空间时间是指 __________。 (4) 反应具有最佳温度曲线,
最佳温度曲线是指 __________ 。
(5)多孔性球形颗粒10克,半径1cm,系由密度为4.0克/cm3的材料制成。 则其孔容积Vg = ,孔隙率θ = 假密度ρ = 。
2(6)已知某非理想流动反应器其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如果采用扩散模型,则
Pe=_______,如果采用多级全混流模型,则m=_______
(7)催化剂微孔 。如果该反应在在固体催化剂中进行时,由于 。 t
(9)
, 。
(10) 1,Φ 值较 ; 1,Φ值较 。 (11)CO中温变换反应器属于固定床里的 反应器。固定床按气体流动方向,
可以分为 和 反应器。
(12)某一级不可逆的气液反应过程,已知kL=10m/s, DL=1.5×10m/s,
则当k 时,该反应属于快反应,反应区主要在 ,工业上可选用 反应器或 反应器;当k 时,该反应属于慢反应,这时反应区主 要在 ,工业上可选用 或 反应器。 -4=92 L
(13)对于平行反应A+
,L为主产物,则适 宜的操作条件对CA和CB的要求是
(14) 返混是指
(15)测定停留时间分布最常用的示踪剂注入方法有 法和 法。 二、 简答题(20分) (1) (2)
(3) 简述活塞流模型和全混流模型的基本特征。 根据缩芯模型,描述H2S和ZnO反应的宏观步骤。 对于快速的一级不可逆的气液反应,写出其宏观反应速率的表达式(指明 式中各参数的含义)。
(4) 对于一级不可逆的气固相催化反应,写出其宏观反应速率的表达式(指明式中各参 数的含义)。
三、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为银催化剂上的气固相催化反应,进入反应器的气体组成 (摩尔比):C2H4: 15%, O2 :7%,CO2 :10%,其余为Ar 、N2;出反应器气体
中现已知:C2H4 :13.1%,O2 :4.8%。试计算乙烯的转化率、环氧乙烷的选择性及收率。(
)
(2) 丁烯制丁二烯 C4H84H6+H2,已知反应的步骤为
请分别导出(A)(B)(C)为控制步骤的均匀吸附动力学方程。
(3)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体积不变的一级不可逆反应,则出口转化率可达
0.96,现保持反应条件不变,但将反应改在: (a)相同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
(b)等体积串联的两个全混流反应器(总体积与活塞流反应器相等)中。 (c)相同体积的间歇反应器,反应时间与辅助时间之比为5:1 试分别计算所能达到的转化率。
(4)某全混流反应器体积为100L,物料流率为10 L/s。
(a)试分别求出在反应器中逗留时间为9~11s、小于10s、大于10s的物料在总进料中所占的比例。
(b)用脉冲法注入示踪剂,其出口浓度用C(t)表示,假设C(0)为已知,试写出C(t)这个 函数的表达式。并指出
的值。
一、填空(40分) (1)-2,-2/3 (2) 等容 。
(3)单位时间0.169 cm3/g ,θ = 0.403 ρ = 2.39g/cm3 。 (6)Pe=_9.17__, m=_4.59____
(7)分子扩散,努森Knudsen扩散、表面扩散、构型扩散
(8) sL = 。会 t
(9)
, 。
(10)外扩散和化学动力学控制时ζ → 1,Φ 值较 小 ; 时,该反应属于快反应,反应区主要在 液膜 ,工业上可选用 填充床反应器或 降膜 反应器;当k <<20/3 时,该反应属于慢反应,这时反应区主要在 液相主体 ,工业上可选用 鼓泡床 或 搅拌鼓泡床 反应器。 (13) C -4=92
(15) 不同年龄粒子之间的混合 (15) 阶跃 法和 脉冲 法。 四、 简答题(20分) (5) 要点:
PFR: 流动如活塞,各参数轴向有变化,径向无变化,返混为0 CSTR:瞬间完全混合,参数无变化,返混为最大 (6) 要点:
①H2S外扩散;②H2S(7) (rA)g= CAg1kGSe
(8)
1
五、 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4) 以100mol进料为基准,以α、β表示环氧乙烷及二氧化碳的生成量,
进行物料衡算,结合出口条件可知:
则可求得α=1.504mol,β=0.989mol
乙烯反应量:1.504+0.989/2=1.9985mol 转化率:1.9985/15=0.1333 收率:1.504/15=0.1003
选择率:1.504/1.9985=0.7526 (5) 记 A=C4H8 B=C4H6 C=H2 (A) (1) r==AaAdAaAA0dAA
=(3)
1
1+bApA+bBpB
,pA= = bApA
1+bApA+bBpB
pBpCpA
pBpCKppBpCKp kaApA-kdAbA (4) rA= 1+bA pBpCKp +bBpB (B
(C) (1) r===
* 1
1+bApA+,p= KppApC B *B
= bBpB
1+bApA+bBpB (3)
pBpCpA KppApC kdBbB (4) rA= -kaBpB KppApC
1+bApA+bB (6)
2
5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