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兰德源泉读后感6篇
《源泉》读后感(1):每一种孤独都是一个顶峰
花了三个月时间,终于把《源泉》断断续续地看完。没有在短时间内一下子看完的原因,并不在于书没有可读性,相反,每次看时,总是整个人沉浸其中,而竟舍不得一次看完。
有人说,喜欢一本书,是因为能在书中的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对于我来说,恰好相反,正是我身上缺少了洛克的那种东西,我才如此地感同身受。
洛克是一个绝对的自我主义者,永远坚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理想,不受一切影响,不为一切改变自己,完全就是一个“独裁者”。同时,他拥有着极高的才华、极佳的品味,这简直就是理想中作为一个人的完美的存在。
洛克鄙视一切集体主义的行为,不参与任何集团,独来独往,就像他说的:“我从不做比较。我从不将自己挂起钩来,我不愿意把自己当作任何事物的一部分来衡量。我是一个十足的自我主义者。” 这些精神、这些品质,都是我所缺少的。因为自身不具备,所以才会敬仰。
我乐意享受集体的温暖,喜欢扎堆,喜欢听从身边的人的意见,我时常考虑别人的感受和看法,并且影响到自己所做的决定。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没有把自己的作为一个人的属性从集体中脱离出来,最关键的是,我没有天份天才,资质平平,只有依靠集体,我才能感觉
安全。我不得不承认这一切,尽管我十分不想承认。就像大多数人一样,落入了无奈的平庸。
在这过程中,是谁,像托黑一样,把一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一点点地打碎,彻底毁掉一个人。回头看看多年来走过的道路,从小到大接受的是集体主义的教育,我们被教育“个人没有权利,集体高于一切。个人被视作为洪水猛兽,而种族则被奉若神明。除了服务于种族之外,不得有任何动机和任何美德”,我们被教育“共同思想,共同感受,团结,一致,服从。服从,服务,牺牲。”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更是要求成为和善、不争的人。隐藏自己真实的需要,与周围的人要有合作和谐的关系,“人缘好”成为评判一个人道德水平高的标签。终于,在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洗脑中我变成了现在的我,变成了令自己讨厌又同情的我。
一个人要统治一群人,最好的便是统治他们的思想,这便是征服的第一步,接着便是奴役,被奴役者也忘了反抗。共产主义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它泯灭人的个性,消灭一个人作为人的意识,让所有的人变成“螺丝钉”,再进行可耻的统治。共产主义“这个魔鬼,不是庞然大物,而是很猥琐,很渺小的东西”。它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我为自己这样的教育成品感到胆战心惊而又心灰意冷,因为虽然我强烈意识到其实我的自我意识一直没有泯灭,而做出的行为却没有遵从自己内心,而且缺乏勇气又瞻前顾后。
我害怕自己成为一个特别中产的人。这是一个庞大的集团,在摆脱了无产阶级为生活奔忙无暇思考人生之后,中产阶级特别愿意思考“生
活的意义”。但实际上,他们正是虚伪、空虚、无所事事的一群,终日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令人难堪的是,我觉得自己身上的中产阶级趣味越来越明显。一方面,随着经济能力的提高,我正在走上一条单纯追求品牌的道路,美其名曰追求生活品味,其实是品牌带给我虚荣感和优越感,本质上来说,这种品味只是“别人的品味”,我在乎的是别人的评价;另一方面,我总是想摆脱现有的一切,“到巴黎去”,“到墨西哥去”,始终放不下“生活在别处”带给我的诱惑,经常思考人生,但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仔细想想,与《源泉》里最世俗的“二手货”吉丁相比,幸运的是我不追求名望与权力。我讨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也讨厌别人把他的意志强加于我,自由,是我仍然期望并在某种程度上保有的东西。我骄傲的是那些我没有做过的事,没有像吉丁一样,为了自己去伤害别人,去剽窃别人,没有轻浮的言行,不受利益的诱惑,仍然愿意保持初心。
我特别怀念高三时候的我,为了自己的目标,心无旁骛;我特别讨厌大学时候的我,矫揉造作无病呻吟,而我接受了现在的我,尽管那么平庸,且意志不坚定,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世俗的成功”。现在,我唯一拥有的,只剩下了我的内心世界。我不能把这世界,让给我所鄙视的人。我的内心世界,我唯一可以坚持的东西,我的自由,不能让那些无耻和无关的人随意践踏。
我希望以此为界,我能开始作为一个人活着,“无论是他的目标,他的动机,他的思想,他的欲望,还是他力量的源泉,都与他们无关。
他不是为了他们而存在的—他也并不要求他人为了他而存在。这是人与人之唯一的兄弟情谊和相互尊重的形式”,我希望我以这样的形式存在。
我明白,这注定是孤独的。而“每一种孤独都是一个顶峰。” 《源泉》读后感(2):当我们不是天才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一
你永远无法伪装成一个天才,除非你本来就是。 但你仍可以无限接近伟大。
安兰德,这个美国二十世纪的偶像,一个被印在海报、T恤、餐盒上的人,一个俄罗斯人,一个右翼作家,一个哲学家,同时居然还是一个女人。
安兰德怀着非凡的勇气和像火车头一样执拗的力量不顾一切地在前头开道,尽管从文学上来看只能算三流,人物也极其脸谱化,但正如她在再版序言中所写的:这本书写给有志气的年轻人。这话未免有中二病之嫌。她塑造了一个不为世间所容的天才洛克,给了他绝不会自我怀疑和动摇的原则,所有其他人都是错的,只有洛克才掌握了真理,最终洛克以他的绝对理性战胜世界。
安兰德想说的是“正视内心”、“坚持自我”这回事。
安兰德在书中写道:如果任何人都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曾静真正抱有过个人的真正愿望,那么他就会找到答案。他甚至不是真正地在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奋斗,而是为了那个二手的幻想——名望。追求着一个被认可的图戳,还不是他自己盖上去的。他在奋斗中找不到
快乐,成功时也没有快乐。他连这样一句话都不能说:“这就是我想要的,因为我就想要得到它,而不是因为它会让我的邻居们对我刮目相看。”接着他又疑惑为什么他不快乐。
距离我第一次读《源泉》这本八十万字的砖头书已经有四年。距离我第二次读它也有半年之久。
我第一次开始思考,安兰德的这长篇巨著,是否仅仅是一针鸡血,只是她偏执的自以为是?
为什么她断定追求名望的人不快乐的?
有一次和家师讨论李渔书中的一个观点。李渔在书里写到一种花露,浇在饭里头如何如何雅致,只有当待客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仅仅洒在锅的一小块地方,待客足矣。李渔认为,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是有限的,自己占了太多,其他人就享用少了。家师以此来规劝我节约用电用纸,被我嗤之以鼻。我说:你可以告诉我一张纸上只写十个字不够美观,但不能要求我为了保护亚马逊的树木而节约用纸。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种伪善,我即使这么做,也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快感。作为一个个人主义者,可以引用安兰德的一段话:“洛克说:盖尔,如果这只小艇要沉了,为了救你,我会放弃我的生命。并非因为那是任何一种责任,仅仅是因为我喜欢你,出于我个人的理由和标准。我可以为你去死,但我不能为你而活着。”
然而我更清楚的是,我不能否认李渔的这种价值观,更不能否认无数人从中获得的“世界因为我的存在而美好了一点”这样的美好感觉。 至此,我隐隐意识到了安兰德的不妥与不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