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学概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
1、林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生产周期长;②位于偏远地域;③资源的可再生性;④森林(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2、林业功能:林产品的供给功能、林业的就业增收功能、、林业的生态保护功能、林业的观光休闲功能和林业的文化传承功能。
3、林业产业包括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和贸易业、人造板工业、林产化学加工业、机械加工业、野生动物保护和繁殖业,以及森林旅游业等。
4、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 5、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45.22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4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0.36%,比1949年的8.6%净增11.76个百分点。我国森林面积居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之后,列世界第五位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协议》英文缩写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7、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8、在树木的分类中,依树木对热量因子的适应能力分为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和寒带亚寒带树种。
9、在树木的分类中,依树木对土壤因子的适应能力分为喜酸树种、耐碱性树种、耐瘠薄和海岸树种。 依树木对照光照因子的适应能力分为阳性树、中性数、阴
性树。
10、根据根的发生情况,可分为主根、侧根和须根。
11、根据茎的质地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根据茎的生长特性可分为直立茎、平卧茎、匐茎、攀缘茎、缠绕茎。
12、在芽的分类中,按芽鳞的有无可分为鳞芽和裸芽;按芽的活动状态可分为生长芽和休眠芽。
13、一典型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托叶等三部分组成。
14、花一般由花梗、花托、花被(包括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几个部分组成。
15、单性花有雌雄同株、雌雄异株和杂性同株三种情况 16、果实根据来源可分为单果、聚合果、复果三大类。 17、森林演替按演替起始状况分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8、现代森林的形成和发展,一般经历了蕨类古裸子植物阶段(形成初期)、
裸子植物阶段(形成盛期)和被子植物阶段(形成末期)3个阶段 19、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包括碳循环过程、养分循环过程、森林水文过程、森林能量过程和森林生物过程。
20、森林生态因子的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湿度、风、日照等理化因素。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五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2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种组成成份。 22、苗圃地按苗圃使用年限的长短可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
23、苗圃地区划中的生产区一般划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苗区、采穗圃几个区域。
24、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实现目的原则、适地适树原则、市场需求原则、综合高效原则和注重树种配置原则五个原则。
25、中幼林抚育主要技术措施有修枝、施肥、浇水、割灌、林内间种等 26、花卉苗木主要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类。
27、花的形状千姿百态,通常由花梗(花柄)、 花托、 花萼、 花冠、 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组成。
28、果园管理的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土壤管理、树体管理和灾害防治等方面。 29、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到2006年底,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2349处,总面积14994.90万hm2,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其中2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列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30、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
31、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
32、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可分为林地资产、林木资产、野生动、植资产、景观资产。
3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与一般的资产评估一样具有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时效性、规范性、公正性、权威性、责任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34、我国第一个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10月在广东省肇庆市建立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35、自然保护区一般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部分进行管理。
36、森林资源资产主要包括林木资产、林地资产、景观资产、野生动物资产、野生植物资产。
二、名词解释:
1、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类群。
亚种--------一个种内的类群。形态上有差别,分布上或生态上或季节上有隔离,这样的类群称~
2、不定芽-----除顶芽和腋芽以外,着生于根、茎的节间、叶片等非固定位置的芽。
3、变态叶----- 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的叶。叶变态是一种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
4、森林-----林木、伴生植物、动物及其与环境的综合体。指的是土地面积大于等于0.0667hm2(1亩),郁闭度大于等于0.2,就地生长高度达到2m以上(含2m)的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天然与人工幼林,符合这一标准的竹林,以及特别规定的灌木林,行数在2行以上(含2行)且行距小于等于4m或冠幅投影宽度在10m以上的林带。
5、森林演替-----是从裸地开始,由简单的先锋植物入侵、定居,逐渐改变
环境条件,导致后继植物入侵、定居,形成新的群落,经过不同植物群落的更替、发展,最后形成复杂而稳定的森林群落的过程。
6、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7、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科学。
8、森林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并包括该地段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成分所形成的有规律组合的集合体。
9、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之为食物链
10、森林文化-----是指人对森林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对森林认识及其各种恩惠表示感谢的朴素感情基础上,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包括技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与艺术领域的森林文化两大部分
11、生理成熟-------是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12、生理后熟--------有些树种种实的外部形态虽然表现出形态成熟的特征,但种胚并未发育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这种现象叫~。
13、种子安全含水量-------指能够保持种子生命力的最低水分含量。确保种子能够发芽的最低含水量
14、被迫休眠-------因环境条件不适,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基本条件而不能萌发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