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编码:
安徽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说 明
1.申报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序号、编码由安徽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填写。
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版),请以四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8000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6.其他参赛事宜请向安徽大学第14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咨询。 联系电话:0551—63861121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院 系专 业 经济学院 金融学 申报者联系电话 情况 现学历 本科 姓名 年级 12级 学制 4 年 入学时间 2012.9 联系电话 作品全称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合作者情况 指导老师情况 性别 学历 院系专业 经济学院 财政学 姓名 性别 职称 男 教授 联系电话 所属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该作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的研究成果,理论分析与指导教数据分析结合,提出了一些开创性的思想,可以申报。 师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部分中的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所填内容的确认。
作品全称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研究 作品所属 领域 ( B)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目的:更加深入的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索银行是否面临金融双向脱媒的危险以及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作品撰写的目基本思路: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结合产生的经济特性,分的和基本思路 别从信息不对称性和稳定公众信心的基础上减少交易成本两个角度出发——指出金融双向脱媒目前只是表象——应对: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重视结算,发展客户群 1.引入互联网开放经济平台理论,通过模型揭示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该理论忽视了互联网金融日益剧烈的竞争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的减弱现象和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保持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相等,存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难题。 2. 现有研究成果多认为,互联网金融单方面就能产生某些经济学特性,诸如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易成本方面。但是,绝大多数学者的角度仅仅是从互联网的优势一面出发,而较少分析互联网的局限性给市场所带来的负的外部效应,提出信息不对称能否作品的科学削减的关键不在于信息的海量化,而是在于在低成本乃至近似零成本下信息搜寻与匹配性、先进性及的效率是否达到最优;其次,提出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支付渠道,且用自身信誉作独特之处 担保,在充分降低人们的风险预期下,促使第三方平台成为聚集支付信息的幕后角色的运作理念。 3.提出了在不同真实度数据下金融产出量与信息量的关系曲线模型。 4. 在分析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款数量的基础上,认为金融双向脱媒只是一种表象,商业银行应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和重视结算,发展客户群。这里,我们提出观点,造成金融脱媒的根本原因,其实质是现有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经济主体的多样化、便捷化需求,互联网金融便是商业银行难以满足这种需求所带来的一种金融溢出。 1.更加全面深入认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理论基础,以及互联网金融日益剧烈的竞争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的减弱现象和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和保持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的相等矛盾; 2. 信息不对称能否削减的关键不在于信息的海量化,而是在于在低成本乃至近似零成本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下信息搜寻与匹配的效率是否达到最优。互联网本身存在信息的巨大冗余,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结合,便可以在真实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达到市场信息的充分对称; 3. 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支付渠道结合第三方平台聚集支付信息的功能,可以扩大自身的支付结算范围,巩固自身地位; 4.通过理论探索,引导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当前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现代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数据挖掘技术、跨界性平台以及交互式用户体验,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思维和模式将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和变革。本文以互作品摘要 联网金融的理论剖解为基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结合所带来的两大经济特性,即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和减少交易成本。就现实来看,金融双向脱媒仍然是一种表象,商业银行应该趁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金融双向脱媒趋势。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已被《商业会计》杂志收录,暂定本年度12月公开出版; 或报刊上发表该篇论文属于安徽大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的研究成果。 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