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
C. B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1
D. B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2(??1+??2)??2
??2
20.如图所示,甲、乙两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都以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处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则在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A. 小物体与甲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C. 两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B. 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D. 两种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2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区域,磁场宽度均为L。一个边长为L、电阻为R的单匝正方形金属线框,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垂直磁场方向运动,从如图实线位置I进入磁场开始到线框运动到分别有一半面积在两个磁场中的位置Ⅱ时,线框的速度始终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B2L2vRA. 在位置Ⅱ时外力为4B2L2v2RB. 在位置Ⅱ时线框中的电功率为
BL2D. 此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R3B2L3vC. 此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为R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正确操作后获得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他用天平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毫米刻度尺测得纸带上自O
点到连续点1、2、3、4、5、6的距离分别为:
d1=1.07cm、d2=2.24cm、d3=3.48cm、d4=4.79cm、d5=6.20cm、d6=7.68cm。已知实验所用交流电频率为f=50Hz。
(1)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各点速度v的二次方为纵坐标,以各点到0点的距离d为横坐标,作v2-d图象,所得图线为一条斜率为k的倾斜直线,不考虑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m、M、k表示)
23.(9分)如图1所示为一个多量程电压表的电路,其表头为动圈式直流电流计,量程
Ig=10mA、内阻Rg=200Ω,R1、R2为可调电阻。
(1)可调电阻应调为R1= ______Ω;
(2)现发现表头电流计已烧坏,我们要修复该电压表,手边只有一个“量程为2mA、内阻为40Ω”的电流计G2和一个电阻为10Ω的定值电阻R3。要使修复后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仍为10mA,请在图2虚框内画出该电压表的修复电路___。(3)修复后的电路中,可调电阻R2应调为 R2=______Ω;
(4)接着用图3的电路对修复电压表的3V量程表进行校对,V0为标准电压表、V1为修复电压表。发现修复电压表V1的读数始终比标准电压表V0略大。应用以下哪种方法进行微调______。
A.把R1略微调小 B.把R1略微调大
24.(12分)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有一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静止有一物块B,
物块的质量为m,木板的质量为2m,现给木板A和物块B同时施加向左和向右的恒力
F1、F2,当F1=0.5mg、F2=mg时,物块和木板刚好不发生相对滑动,且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
做匀加速运动,物块的大小忽略不计。
(1)求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将F2增大为2mg,F1不变,已知木板的长度为L,求物块从木板的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
25.(20分)如图所示,在xOy坐标系中,第Ⅰ、Ⅱ象限内无电场和磁场。第Ⅳ象限内(含坐标轴)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Ⅲ象限内有沿x轴正向、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x轴上的P点以大小为v0的
2mv0速度垂直射入电场,不计粒子重力和空气阻力,P、O两点间的距离为2qE 。
(1)求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以及进入磁场时到原点的距离x;
(2)若粒子由第Ⅳ象限的磁场直接回到第Ⅲ象限的电场中,求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
26.(14分)氟碳铈矿(主要成分为CeFCO3)是提取稀土化合物、冶炼铈的重要矿物原料,以氟碳铈矿为原料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CeFCO3中C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焙烧后的产物之一为CeO2,则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为了提高酸浸率,可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但温度偏高浸出率反而会减小。其原因是___。(3)HT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它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Ce3+(水层)+3HT(有机层)
??????CeT3(有机层)+3H+(水层)。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_操作
Ⅱ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______。
(4)向Ce(OH)3悬浊液中通入氧气得到产品Ce(OH)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7.(15分)合成气(CO+H2)广泛用于合成有机物,工业上常采用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等方法来制取合成气。
(1)已知标况下,5.6LCH4与水蒸气完全反应时吸收51.5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在150℃时2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CH4和2 mol H2O(g)混合,经过15min达到平衡,此时CH4的转化率为60%。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用氢气的变化量来表示该反应速率v(H2)=__ __。②在该温度下,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③下列选项中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v(H2)逆=3v (CO)正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D.C (CH4) = C (CO)(3)合成气中的氢气也用于合成氨气:N2 + 3H2
2NH3。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 在甲、
乙、丙三个容器中建立平衡的相关信息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容
体
起始物质
平衡时
平衡时N2
反应
平衡时
器积
NH3的物质的量
的体积分数
开始时的速率
容器内压强
甲
1molN2+3molH1L
2
1.6mol
φ甲ν甲P甲
乙
2molN2+6molH1L
2
n1 mol
φ乙ν乙P乙
丙
2molN2+6molH2L
2
n2 mol
φ丙ν丙P丙
A.n1=n2=3.2 B.φ甲=φ丙>φ乙 C.ν乙>ν丙>ν甲 D.P乙>P甲=P丙(4)合成气制甲醚的反应方程式为2CO(g) + 4H2(g)
CH3OCH3(g)+ H2O(g) △H = b
kJ/mol。有研究者在催化剂(Cu—Zn—Al—O和A12O3)、 压强为5.O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 290℃前,CO转化率和甲醚产率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② b____0,(填“>”或“<”或“=”)理由是____。
28.(14分)X、Y、Z、W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Ⅰ.若Z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W遇淀粉溶液变蓝,则:(1)常温下,X的颜色是____________。
(2)工业上Z有多种用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的一种用途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