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一)选择(6分,每题2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锤练(liàn) 干涸(gù) 惟妙惟肖(xiào) B.凋零(diāo) 陌生(mò) 深恶痛疾(wù) C.和煦(xù) 挑衅(tiāo) 走头无路(tóu) D.校对(xiào) 窥探(kuī) 仓海桑田(cān)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 寒暄 震撼 脉搏 B.卫冕 勉励 沉缅 腼腆 C.绸缪 谬论 杀戳 邮戮 D. 大事渲染 共商国是 文笔精粹 鞠躬尽瘁 3.与下面这段文字连接的最为顺畅的是( )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劳动的教育呢?____________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解答。 D.只要认真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是否定的。 (二)古诗文默写。(8分) 4.必做题。(4分)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属国过

问居 边延 ,。 1

萧关逢侯骑, 都护在燕然。

5.选做题(任选两题,如果多做,以①②两题为准)。(4分) ....

①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目“ , 。”(用《论语》中的语句填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②杜甫在《望岳》中采用虚实结合手法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高峻挺拔的诗句是: “ , 。”

③《五柳先生传》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 。”

④.请你保持“ , ”的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勇往直前,追求卓越,成就最优秀的自己。(用《岳阳楼记》中的语句填空) (三)文学名著阅读(3分)

6.寓言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们生活经验的体现。请你选出一个包含深刻哲理的寓言故事,概括内容,并说出它的寓意。(3分)

内容: 寓意: 一、综合性学习(8分)

7.请你参加与“寻找今日陕西‘文化符号’”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8分)

(1)[推荐]什么最能代表陕西形象?是屹立千年的兵马俑,还是高亢有力的秦腔?请你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文化符号],推荐出除“兵马俑”、“秦腔”以外你心目中的两个陕西文化符号,并简要陈述推荐理由,为厚重陕西的品牌建设添一份力。(2分)

推荐一: 推荐理由: 推荐二: 推荐理由:

(2)[提炼]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概括出读者、专家的观点。 要求:概括出的读者、专家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4) 读者: 专家:

(3)[宣传]请你拟写一条16字以内的宣传语,宣传你推荐的陕西文化符号。(2分)

链接资料:

[文化符号]文化是一种历史形成,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民族象征,它本身蕴藏的,是一个民族极强的内部凝聚力。

提起陕西时,听到最多的是“黄土文化”。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黄土文化”四个字已经和现代陕西的真实形象相差甚远,

2

陕西已经在腾飞的过程中有了新的面孔、新的符号。

陕西文化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在文学、民间艺术、影视、音乐、建筑、小吃等各个方面,陕西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今天的陕西也涌现了一大批能代表陕西的杰出人才,同样,这些人也是推动陕西发展的文化符号之一。 [相关言论]

①从2007年10月30日某报网站投票页面来看:在几个当代人物的选项中,著名导演张艺谋获得最高得票率,最后两位是佟掌柜和刘亮。记者采访省内几位文化名人,发现:普通读者投票较高的时尚人物和新事物,专家们却不谋而合地认为,新人、新事物还需要更多的时代考验。

②我觉得秦岭作为南北方的分界,应该也是陕西的符号之一,但我认为终南山更能代表,为什么呢?秦岭是地理概念,终南山更有文化概念。

③时尚性的未必能走向世界,世界人民要看的,是要更深厚,更具有底蕴的东西,不是三年两年形成的新事物,文化符号要有身后的历史渊源的。

二、阅读(共14小题,计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3分)

暴雪冻雨:全球变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姚忆江等

①2007年1月27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为三级的暴雪红色警报。

②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意味着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③在肆虐的雪灾面前,许多人充满了困惑,不是说气候变暖了吗?

④“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吴兑解释说。“人类正在改变着自然界的收支平衡,自然的承载力正在不断地下降,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中国气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多次在不同场合发出警告,“气候变化,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热点话题,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全球变暖,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变暖,它是一个平均状况。如何定义全球变暖?是把全球的温度取平均值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看高了几度。因为全球大气的能量、质量是守恒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就低。全球变暖使得某个地区温度持续异常偏高的话,那么肯定在周围的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打破这个地区气温异常偏高的状况,好比‘不平则鸣’。”中国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说。

⑥回顾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在降水的同时,有些地方又出现了严重干旱;新年伊始,雪灾给人们又来了一个下马威。

3

⑦“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量的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的降水异常。”著名气象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说,“这次暴风雪发生的气候背景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现象有关。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而环流异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⑧罕见的天气让以干旱著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变成了茫茫雪原。纷飞的雪花给昔日干旱的沙漠披上了4厘米厚的洁白冬衣。据专家介绍,自1990年以来,塔克拉玛干沙漠1月间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大雪。

⑨2007年11月和12月,我国呈现出明显的暖冬迹象,不过进入今年1月之后,大部分地区温度就突然下降,这跟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欧洲、加拿大、美国都遭到了暴风雪袭击惊人地相似。

⑩这两起例子,说明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暖的大气层跟海洋的地表作用以后,将产生出一种异常现象,也就是极端气候现象大量增加,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段,会突然变得非常冷。

8.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了什么知识?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三点。(3分)

9.请以下面这句话为例,说说这篇文章语言上的一个特点。(3分) 回顾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

10.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在原文划出一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11.结合文章内容,推荐一个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延缓全球变暖步伐的做法。(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17分) 半朵玫瑰

①时至六月,有报道说,京郊妙峰山的千亩玫瑰已盛开,诚邀游客前往观赏。

②妙峰山一带种植玫瑰花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当地的气候和湿度,玫瑰植株壮硕,花朵密集,香气浓郁,是提炼玫瑰油和香精的优等原料。

③想想吧,当你沐浴在千亩姹紫嫣红、花气袭人的玫瑰海中,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和情致,会有什么样的愉悦和欢欣啊。

④那个周末,我急急赶赶往妙峰山去,惟恐错过了它鲜艳欲滴的花期。 ⑤山路蜿蜓,重山叠翠,车至山脚下的小村落,已近中午时分,满山绿树葱茏,惟独不见万绿丛中的点点玫瑰;一路寻问,山民说那些玫瑰都种在山顶,便又匆匆上山;到了山顶,仍是只见苍松云霭,不见玫瑰的半点踪影。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在纷纷打听玫瑰究竟何在,摆摊的山民指指山后,人们赶紧翻山

4

越岭而去。忽听一声尖叫,说玫瑰玫瑰!定睛细看,山坡上果然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玫瑰园,一棵棵玫瑰植株枝繁叶茂,挺拔灵秀,——只是,眼前仍一色波澜起伏的浓绿,那玫瑰只有叶片没有花朵,任是把眼睛瞪得再大,也望不见一片红艳艳的玫瑰花瓣。

⑥莫非是玫瑰尚未开么?绿叶丛中,晃动着无数个直立而紧闭的花蕾。 ⑦失望之余,拿出随身携带的望远镜,难道还真找不出一朵绽开的玫瑰么?

⑧镜片在细碎的绿叶丛中移动探究了很久,最后模模糊糊地出现在镜头上的,是一簇看上去很新鲜、但显然已是残缺不全的半朵玫瑰花。

⑨隐隐地有些心痛,面对远处那不知被风撕碎还是被雨冲断的半朵玫瑰,无心久留,悻悻走回到金顶去问摊主:为何到了玫瑰园,还是见不到大片盛开的玫瑰?

⑩摊主诡秘一笑说:我们这儿的玫瑰,不是给人看的,是用来过日子的。那花儿一大早就开了,开了就得让人采下来,好去卖钱啊。你们真想看玫瑰,得早晨7点钟以前来,过了时辰,枝上只有明天才开的花骨朵了……其实,买一袋这个回去也一样,不都是玫瑰嘛,一块钱一袋……

11.这才注意到摊位上有一些蔫谢零落的玫瑰花瓣,被装在一只只食品袋里,等待出售。恍然明白山上那半朵玫瑰,是山民采摘时不留意剩下的。

12.可这半朵玫瑰,距千亩玫瑰花海,相去何其之远呵。

13.终于懂得妙峰山千亩玫瑰开放的盛况,实际上,几乎没有游客能够观赏得到。那是一个虚拟的幻象。美丽正在加剧被榨取出昂贵的经济价值,然后作为商品出售,或是被无情地毁坏和亵渎;自然之物的审美价值,最后将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和感觉之中。

12.通读全文,从文中提炼出显示出作者感情的变化的词语。完成下面表格。(3分)

向往——→( )——→( )——→( ) 13. 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忽听一声尖叫,说玫瑰玫瑰! ..

②摊主诡秘一笑说:我们这儿的玫瑰,不是给人看的,是用来过日子的。 ..

14. 用“ ”划出行文中使文章内容开始转折的一句话。(2分)

15.联系全文,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6.游客与当地居民对于玫瑰的价值观是不同,站在山民的角度,他们似乎也有苦衷,想想吧,城里的人不是很喜欢娇嫩新鲜的玫瑰花吗?这其实也反映出一个社会问题,请你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谈谈本文的主题。(4分)

社会现象:

5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陕西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一)选择(6分,每题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锤练(liàn)干涸(gù)惟妙惟肖(xiào)B.凋零(diāo)陌生(mò)深恶痛疾(wù)C.和煦(xù)挑衅(tiāo)走头无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9hv95ho3w9o8y29wt5t6vudb8bhn000zb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