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7~9年级的数与代数内容包含哪些内容_5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7 ~ 9 年级的数与代数内容包含哪些内容?重点是哪些?

(一)数与式

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3.代数式

(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4.整式与分式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2)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

(3)能推导乘法公式:(a+b)( a-b) = a 2- b 2;(a±b)2 = a 2±2ab + b 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是正整数)。

(5)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二)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与方程组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

(2)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 (3)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4)能解一元一次方程、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5)掌握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能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6)*[1]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7)理解配方法,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8)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9)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0)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 2.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函数

1.函数

(1)探索简单实例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 (2)结合实例,了解函数的概念和三种表示法,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3)能结合图像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

(4)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出函数值。 (5)能用适当的函数表示法刻画简单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6)结合对函数关系的分析,能对变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2.一次函数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次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3)能画出一次函数的图像,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 y = kx + b (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像的变化情况。 (4)理解正比例函数。

(5)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6)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反比例函数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根据图像和表达式 y = (k≠0)探索并理解k>0和k<0时,图像的变化情况。

(3)能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二次函数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通过图像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 (3)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说出图像的开口方向,画出图像的对称轴,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5)* 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新的修订标准在 7 ~ 9 年级的数与代数内容方面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

体例与结构的调整

本次修改,在保持原课程标准基本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两处调整。

一是前言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在前言重点阐述了《标准》的指导思想、意义与功能。明确了《标准》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依据。明确了《标准》的意义和功能。在前言中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是将课程目标中的关键术语的解释和所有比较完整的案例统一放在附录中,案例进行统一编号,便于查找和使用。这样大大减少了《标准》正文的篇幅。

运算能力、符号意识、模型思想与数学内容的联系是什么?教学中应如何去培养?

一、渗透化归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化归”是指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这体现了研究科学的一种基本思路,即把“不熟悉”迁移到“熟悉”的路子上去。我们也常把它称之为“转化思想”。可以说化归思想在本教材的数学教学中是贯穿始终的。 二、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和迁移思维的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与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就是在强调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虑的重要性。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或者把图形的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不能简单的通过解题来实现和灌输,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如在《相反数》这节课,先从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即它们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距离相等的实例出发,揭示这两数的几何形象。充分利用数轴帮助思考,把一个抽象的数的概念,化为直观的几何形象。在这种情况下给出互为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规定:零的相反数是零。显得自然亲切,水到渠成。同时也让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的引领下感受到了成功,初步领略和尝试了它的功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渗透背景。

三、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事物、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被研究的问题包含多种可能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时,就要按照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出各种情况下的结论,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在渗透分类讨论思想的过程中,我认为首要的是分类。要能培养学生分类的意识,然后才能在其基础上进行讨论。我们仔细分析教材的话应该不难发现,教材对于分类的渗透是一直坚持而又明显的。比如在《有理数》研究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等都是按有理数分成正数、负数、零三类分别研究的:在研究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法则也是按照同号、异号、与零运算这三类分别研

7~9年级的数与代数内容包含哪些内容_5

7~9年级的数与代数内容包含哪些内容?重点是哪些?(一)数与式1.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x4q7xyqm6j6mw9sjhs44p5c1cp2i00dz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