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H2n+1NO2 Cn(H2O)m 硝基烷、氨基酸 单糖或二糖 CH3CH2—NO2与H2NCH2—COOH 葡萄糖与果糖(C6H12O6)、 蔗糖与麦芽糖(C12H22O11) (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
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
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
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
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 (四)、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 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
(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 (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 (3)戊烷、戊炔有3种;
(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8H10(芳烃)有4种;
(5)己烷、C7H8O(含苯环)有5种; (6)C8H8O2的芳香酯有6种;
(7)戊基、C9H12(芳烃)有8种。
2.基元法 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3.替代法 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四氯苯也为3种(将H替代Cl);又如:CH4
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4.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 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五)、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1.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不饱和度 2.卤代烃的不饱和度
3.含N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1)若是氨基—NH2,则 (2)若是硝基—NO2,则 (3)若是铵离子NH4+,则
六、具有特定碳、氢比的常见有机物
牢牢记住:在烃及其含氧衍生物中,氢原子数目一定为偶数,若有机物中含有奇数个卤原 子或氮原子,则氢原子个数亦为奇数。
①当n(C)︰n(H)= 1︰1时,常见的有机物有:乙烃、苯、苯乙烯、苯酚、乙二醛、乙二酸。
②当n(C)︰n(H)= 1︰2时,常见的有机物有: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脂肪醛、酸、酯、葡萄糖。
③当n(C)︰n(H)= 1︰4时,常见的有机物有:甲烷、甲醇、尿素[CO(NH2)2]。 ④当有机物中氢原子数超过其对应烷烃氢原子数时,其结构中可能有—NH2或NH4+,如甲胺CH3NH2、醋酸铵CH3COONH4等。
⑤烷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大,介于75%~%之间。在该同系物中,含碳质量分数最低的是CH4。
⑥单烯烃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不变,均为%。 ⑦单炔烃、苯及其同系物所含碳的质量分数随着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减小,介于%~%之间,在该系列物质中含碳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2H2和C6H6,均为%。 ⑧含氢质量分数最高的有机物是:CH4
⑨一定质量的有机物燃烧,耗氧量最大的是:CH4
⑩完全燃烧时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的是:单烯烃、环烷烃、饱和一元醛、羧酸、酯、葡萄糖、果糖(通式为CnH2nOx的物质,x=0,1,2,……)。
七、重要的有机反应及类型
1.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C2H5OH+HCl C2H5Cl+H2O???NaOH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无机酸或碱2.加成反应
3.氧化反应
2C2H2+5O2????4CO2+2H2O
点燃??2CH3CHO+2H2O 2CH3CH2OH+O2??550℃Ag网?? 2CH3CHO+O2??65~75℃锰盐 CH3CHO+2Ag(NH3)2OH??? 4.还原反应
? +2Ag↓+3NH3+H2O
5.消去反应
4???CH2═CH2↑+H2O C2H5OH??2
浓HSO170℃??CH3—CH═CH2+KBr+H2O CH3—CH2—CH2Br+KOH???乙醇
7.水解反应 卤代烃、酯、多肽的水解都属于取代反应
8.热裂化反应(很复杂)
??C8H16+C8H16 C16H34??
??C14H30+C2H4 C16H34????C12H26+C4H8 C16H34??……
9.显色反应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与浓HNO3作用而呈黄色
10.聚合反应
11.中和反应
八、一些典型有机反应的比较
1.反应机理的比较
(1)醇去氢:脱去与羟基相连接碳原子上的氢和羟基中的氢,形成
。例如:
??羟基所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形成 + O2?不发生失氢(氧化)反应。
,所以
(2)消去反应:脱去—X(或—OH)及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形成不饱和键。例如:
与Br原子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3)酯化反应:羧酸分子中的羟基跟醇分子羟基中的氢原子结合成水,其余部分互相结合成酯。例如:
2.反应现象的比较 例如:
??存在多羟基; 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 沉淀溶解,出现绛蓝色溶液? ??存在羧基。 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存在醛基。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3.反应条件的比较
同一化合物,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例如:
4???CH2=CH2↑+H2O(分子内脱水) (1)CH3CH2OH??2浓HSO170℃4???CH3CH2—O—CH2CH3+H2O(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2浓HSO140℃2??CH3CH2CH2OH+NaCl(取代) (2)CH3—CH2—CH2Cl+NaOH??HO???CH3—CH=CH2+NaCl+H2O(消去) CH3—CH2—CH2Cl+NaOH???乙醇 (3)一些有机物与溴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九、几个难记的化学式
硬脂酸(十八酸)——C17H35COOH
硬脂酸甘油酯——
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15H31COOH
油酸(9-十八碳烯酸)——CH3(CH2)7CH=CH(CH2)7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鱼油的主要成分:
EPR(二十碳五烯酸)——C19H29COOH DHR(二十二碳六烯酸)——C21H31COOH 银氨溶液——Ag(NH3)2OH
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 果糖(C6H12O6)——CH2OH(CHOH)3COCH2OH 蔗糖——C12H22O11(非还原性糖) 淀粉——(C6H10O5)n(非还原性糖)
麦芽糖——C12H22O11(还原性糖) 纤维素——[C6H7O2(OH)3]n(非还原性糖)
化学选修五知识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