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途径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吃各种水产品。水产品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不但是人们食物中的美味,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有效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产品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不但使养殖户遭受严重损失,同时也对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加强对水产品养殖的管理和技术研究刻不容缓。同时开展和推行无公害健康养殖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养殖业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技术,以确保生产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水产品。
关键词: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提高途径 引言
我国水产养殖的成功经验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并被国际专家推荐为未来应对食物短缺、保障食物安全最有效率的动物蛋白来源方式。然而,在发展节水、节能、节粮、节地的现代化水产养殖方面,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以色列等渔业发达的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水产养殖标准化,作为提高渔业效益,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应用水平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1水产养殖现状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中,随着养殖技术的推进,我国传统的养殖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产量不断降低。因此,将传统的养殖方式优化和更新,确保在养殖技术更完善基础上,获得更高的养殖产量。其中,养殖品种也更丰富,用户通过当前政策和环境资源的利用,为水产养殖效益提供保障。在大环境积极推进下,原有粗放型的养殖工作被转变,达到了整体的生态化发展。并且,随着渔产业竞争地位的提升,水产养殖技术得以优化和应用。但是,在信息传输和技术使用领域受到很大限制,无法保证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出于这种原因,将导致一些用户基于自身经验来执行,使用的养殖品种更单一,无法满足市场上的实际发展需求。养殖产业为发展过程中的主体,能带动一些散养企业的进步,尽管受到地域的限制,也能提升总体的产量,保证养殖种类更丰富,以达到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2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途径 2.1采用有机肥料施肥
肥水养鱼是我国传统养鱼的特色,也是一种增产措施。其中施的肥主要使用人、猪、牛、鸡、鸭粪等有机肥料,其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肥效好。也可以使用无机肥,其成分较确切,肥效快,但无机肥料的氮肥,过多施用会产生氨态氮在鱼体内残留并积聚,从而导致鱼类急性中毒。因此使用时要适量。有的国家规定氨态氮的浓度不应超过0.05毫克/升。由此可见,最好还是使用有机肥料养鱼。不过,有机肥料也有其缺点,它在水中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大量氧气,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水体缺氧。而且还会造成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致使鱼类中毒。由此来看,使用有机肥料也要控制好用量,为了避免在水体中发酵分解,恶化水质,最好在使用前先将有机肥料发酵或沤化。对于有机肥料用量的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测定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来判断,耗氧量以保持在20~30毫克/升为佳。
2.2推广种草养鱼
采用种草养魚是一种绿色环保养鱼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种草和养鱼结合起来进行,这种方法是建立在选择养殖草食性鱼类的基础上的。这种养鱼方法具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特点,具体地说它是合理利用水体空间资源和综合利用陆地种植业的可持续生态渔业,是一种节能、节水、节粮的养殖方式,同时还有提高水域生产能力的优点。这种养殖方式的具体方法就是利用饲料地、池埂、斜坡以及零星土地种植青绿饲料进行养鱼,种植青绿饲料的种类和时间分别是每年的3月上旬播种苦荬菜,4月播种苏丹草,9月播种宿根黑麦草。成料投喂时间分别是4月中旬开始投喂苦荬菜,5月中旬开始投喂苏丹草,到6月中旬以后,苏丹草成为草鱼等的主要饲料。可见,这种养殖方式有很大优势,其能化害为利、化废为宝,使用草类养鱼,可以少用或不用精料,能使养殖生态系统内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能有效避免受饲料添加剂、药物及激素等残留的影响,可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造成鱼类的中毒,使生产的鱼类成为天然保健食品。 2.3开辟饵料资源,减少养殖成本
在水产品整个养殖流程当中,占据投入资金最多的就是饵料喂养部分,投喂的饲料几乎能够占据整个养殖过程的百分之七十的成本,为此相关养殖户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开辟饵料来源,进一步缩减生产成本,促进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首先是种草养鱼,在池坡或是池梗等位置因地制宜地培养各种渔用饲料,根据草食性鱼类在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中的进食需要进行科学种植。其次是促进渔牧结合,根据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肥料需求,可以适当养殖一定数量的禽类或是猪、羊等。正常情况下,一亩鱼池需要配养一百只鸡或是三到五头猪,通过鱼禽或是鱼畜等饲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草地用肥与养鱼用肥等问题,形成一种养殖的良性循环,在节省饲料成本的同时,提高水产品综合产量,提升经济效益。
2.4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治方法
在水产养殖中,对于鱼类疾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做法。具体方法是:要定期从向养鱼水体中加注新水或换补水,时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4、5月和7、8月,还要在每天定时开启增氧机增氧并挥发水中的氨,开启时间位每天中午1~2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减少鱼类发病。除此之外,为了使鱼类少发病,还要及早在水体内施放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无机盐等。还可以使用各种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以提高鱼类的抗病力,减少鱼的发病。因为光合细菌在繁殖时能释放出具有抗病力的酵素,可增强鱼类的抗病力。不但如此,光合细菌还能显著降低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污染和有机物耗氧量,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使用光合菌时要进行全池泼洒,以便有效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有效预防鱼病的发生。要严格控制使用渔药。如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控制使用的渔药种类有多种,主要有土霉素、复方新诺明、甲基兰、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啶等。对于没有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等相关标识的以及高毒、高残留的渔用药物要严禁使用。
中草药防治鱼病疗效比较好,因其中含有某些营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另外,中草药的残留量低,是绿色、无污染药物,是理想的天然环保渔药。目前常用的有防治草鱼烂鳃用的乌柏叶、防治白头白嘴病用的乌蔹莓全草或与硼砂合用、防治车轮虫病用的韭菜和食盐磨成浆、防治鱼虱用的樟树叶捣烂加煤油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产市场中的竞争压力也逐
渐增大,而水产品养殖户的整体盈利状况也相继下降,为了促进水产品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促进水产品养殖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水产品养殖流程进行深入详细的分析,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合理的方法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袁兴伟,刘尊雷.基于遥感数据的山西省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探索性空间分析[J].渔业信息与战略,2024,33(3):165-172.
[2]吴贇.“互联网+”技术对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分析——以上海奉贤区水产养殖基地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303-304.
[3]罗刚,刘兴国,张海琪,等.全域治尾水加快促转型德清县开启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新时代———浙江省德清县养殖尾水排放综合治理调研报告[J].中国水产,2024,(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