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阳市2024-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 )下去的……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 )长江的故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diān( ),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事……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wō( ),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n( )。 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jì
(选自《最后一次讲演》《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汉字 注音
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一怒之下,回花果山。玉帝命二郎神率天兵天将擒悟空,众人被悟空打败。
B.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但曹先生丝毫也没有责备他。
C.《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
D.省委派达雅做代表去出席一个县的团代表大会,并让保尔协助她工作。车站很挤,于是由保尔先挤进车厢,然后打开车窗,把达雅从窗口拉进去。
E.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还送给保尔一把枪。但不久后,保尔病倒了。 3.根据下面的文字,请你拟写一副宣传“和文化”的对联。
张文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将垣墙后退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选自《桐城县志略》,有改动)
上联:有容乃大,相如宽待将军心怀天下 下联:以和为贵,张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总7页
4.阅读杜甫的《恨别》,完成问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疫,展现了中国力量。阅读下面材料,探究“抗疫精神”的具体内涵。 (材料一)
在寒冷的冬日与武汉全城抗击新冠肺疫情前,86岁的董宗祈教授放心不下患儿,选择做一个“逆行者”。每周四上午,为了不让患儿久等,他坚持早上八点前便坐轮椅上班,做好接诊准备工作。他看检查结果,询问病情,仔仔细细地为每一位患儿开出治疗处方。 (材料二)
张定宇院长长期从事医疗一线工作。他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战斗在抗击疲情的最前沿,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用自己渐冻的生命,托起病人的信心和希望。 (材料三)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时,无数捐款、物资,像雪片般飞向湖北。吉林一对“志愿者夫妻”,驱车1800公里,将20万双医用手套运抵武汉,河南嵩县竹因沟村村民向武汉捐赠了十万斤的大葱,因为没有刨葱的机械,三百多位村民到地里硬是用手拔了三天。 6.默写。
试卷第2页,总7页
(1)____________,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2)____________,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 (4)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 (白居易《卖炭翁》) (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国,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任末①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③④⑤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
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⑤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不知其旨也(__________________)(2)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________) ...(3)或依林木之下(_______________)(4)更以净衣易之(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画线句子的意思。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9.读了乙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10.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所讲“教学相长”,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在同一个主体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
B.甲文以“嘉肴”和“至道”对举,运用类比手法,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二者的相似性。
C.甲文强调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强调了学习时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D.乙文中“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一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从旁观者
试卷第3页,总7页
的角度,突出任末的勤奋和刻苦。
阅读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一一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②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発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③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顿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1.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2.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加点词“可能”表示作者对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原因只是推测、估计,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B.“四书”之一的《大学》,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C.第一段是道理论证,引用《大学》中的话,指出传统的中国教育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D.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儒家在格“物”时,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求的。
阅读陈鲁民的《豪气干云》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个词语叫“豪气干云”,形容豪气高到触碰到云的地步。倘举例说明,那就是荆轲吧,他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今不复还!”大家都知道,其实后边两向“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更有气势,简言之就是“气贯长虹”。
②做人贵有豪气。
③有了豪气,襟怀、志向、胆识就有了立足之地,西汉人陈汤,素有大志,他给皇帝的战报中,汇报了消灭入匈奴人数后,加了一向千古名言:“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试卷第4页,总7页
这句话,啥时候想起来都叫人热血沸,有了这样豪迈、雄壮、凛然的气势,国家就不可战胜,民族就不会受辱,秦时明月的皎洁,汉时雄关的巍峨,就会代代相传,中华子民就会永享安康。
④有了豪气,就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宋人张孝祥,绍兴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上疏请昭雪岳飞,那时,秦桧正一手遮天,权倾朝野,好友劝其不该锋芒太露,担心秦桧报复。张孝样回答得十分痛快:“无锋无芒,我举进士干什么?有锋有芒却要藏起来,我举进士干什么?秦桧当政我怕他,我举进士干什么?这三问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足以告慰古今一切豪放之士。
⑤有了豪气,就有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襟怀与壮志,就有了甲的潇洒与自信,就有了乙的悲壮与不朽,就有了丙的从容与决绝……
⑥豪气与大话有时很难分清,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是豪气,说了做不到,则为大话,钱钟书在清华放出言:“要横扫清华图书馆。”他基本做到了,那些他认为有价值的值得看的书,扫荡了不止一遍,后来熟悉到哪本书放在哪一架、哪一格都清清楚楚,这,就是豪气。
⑦个人要有素气,才能活得有声有色;国家民族有素气,才不被人欺负,领土、领海才不被人蚕食、豪气要以实力为后盾,没有实力的豪气,如同纸上画饼,只是自欺欺人,读南宋时期那些主战派诗人的豪言壮语,常觉心酸和无奈。国家积贫积弱,朝廷昏聩无能,根本没有实力与女真人的虎狼之师抗衡,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也只能“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以史为鉴,我们唯有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发奋拼搏,才能不怒自成,不言自雄,堂堂正正,顶天立地。
(有改动)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下列三个语句是从第⑤段中抽出来的,请根据语境,将它们分别还原到文中的甲、乙丙三处。(填写序号即可)
①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②李太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③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
15.第①段举钱钟书的事例,第⑦段举辛弃疾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
阅读庞天舒的《拜谒高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对西藏不陌生,尽管从未踏足那片高原,却在不少电视片中领略过它迷人的雪
试卷第5页,总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