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 课程设置及修习要求 1. 课程设置 我省普通高中在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高一年级上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高一年级下期在指定的三个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修习, 取得必需的学分; 高二年级为自主选修, 高三年级则与通用技术课程通盘考虑, 选修一个模块。

具体指导方案(表二)。

表二 信息技术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上学期 下学期 学年 学习 领域 科目模块 学分 周课时 模块 学分 周课时 学 年 总学分 第一学年 信息技术基础 2 2 算法与程序设计 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任选一模块) 2 2 2 2 4 第二学年 自主选修 自主选修 第三学年 技术 信息技术第三学年自主选修结合通用技术进行, 在两门课程中任选一个未修习的模块修习 2 学分, 课时 2 课时。

2. 修习要求 (1)《标准》 中规定, 学生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至少要修满 4 个学分, 其中必修 2 学分, 选修 2 学分, 对信息技术课程感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可以再增加选修若干模块获得学分, 总学分为 2+2+X。

(2) 学生修满 4 学分便可视为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业, 达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最低学分要求, 学校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 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 选修有关模块。 (3) 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对学校的课程开设和安排及对

---------------------------------------------------------------最新资料推荐------------------------------------------------------

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学校要根据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

对信息 技术不同模块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选修更多的模块。 如果学校条件不能满足少部分学生的选课要求, 应耐心说明, 并指导学生重新选择。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建议 一. 正确处理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衔接问题 1. 处理好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实现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提高信息素养, 理解信息技术文化,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而必然存在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衔接问题。

我省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情况是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很不均衡, 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如何迅速、 有效地减小高中新生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 从而使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

各学校及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承担因此可能带来的额外的教学负担, 为了保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鼓励学校根据学校特点, 选用适当的衔接教材, 对于零起点或起点水平较低的学生, 可先用衔接教材给予学习上的帮助, 以奠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基础。

2. 处理好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之间的衔接 信息技术课程

7 / 18

中, 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上, 对知识和能力的深入与提升, 主要是加强了技术内容, 充实了信息文化内涵, 因而其课程更具系统性、 科学性。

学生在学习了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之后, 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 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选修模块进行学习, 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选修模块是根据信息技术的分类设计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全盘考虑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注意信息技术基础 与选修模块的衔接, 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注意该教学内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3. 处理好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 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 中, 将高中课程划分为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三个层次, 要处理好三个不同的层次之间的存在着课程内容衔接的问题。 比如: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 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数学 3模块:

算法 就存在着衔接的问题。

如果能将算法与程序设计 模块安排在数学 3模块:

算法 之后或同时修习, 就可在教学中以数学的算法 作基础, 借助数学算法实现程序设计, 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如果算法与程序设计 模块先于数学3 模块:

---------------------------------------------------------------最新资料推荐------------------------------------------------------

算法 前修习, 则应当适当补充算法的有关知识, 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

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 2、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 和 简易机器人制作 等内容, 都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关模块内容相关联, 在教学中也应相互照应, 加深理解。

4. 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课程整合 在信息社会中, 信息技术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具有广泛的应用。 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该鼓励、 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方法来解决在其它学科中所碰到的问题, 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

二. 课程教学实施途径 1.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 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 (1) 合理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时俱进、 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与传统学科相比较,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仍处于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 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要求, 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的特点, 需要教师不断研究和创新。

因而根据学情的不同、 教学内容的不同, 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

不同的教学模式也就意味着不同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

9 / 18

式。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教学实际, 鼓励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并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同时鼓励教师吸收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经验, 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 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完全满足信息技术课程的的培养目标, 因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要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尽量从问题解决出发, 让学生亲历问题解决的过程,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观察、 实验、 调查、 探究等途径, 在信息的获取、 加工、 管理、 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 亲历探究过程, 获得知识、 培养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

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从机械式的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 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

二.课程设置及修习要求1.课程设置我省普通高中在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高一年级上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高一年级下期在指定的三个选修模块中选择一个模块修习,取得必需的学分;高二年级为自主选修,高三年级则与通用技术课程通盘考虑,选修一个模块。具体指导方案(表二)。表二信息技术课程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brz77hzl1is530855j3blzb1bw3200hn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