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七章 升滑法施工
1.试述升板施工工艺及特点。
答:(1)升板法施工是多层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体系的一种施工方法。其施工过程是先吊装柱子,再浇筑室内地坪,然后以地坪为胎模就地叠浇各层楼板和屋面板,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等级后,再在柱上安设提升机,以柱作为支承和导杆,当提升机沿着柱不断往上爬升时,即可通过吊杆将屋面板和各层楼板逐一交替地提升到设计标高,并加以固定。
(2)升板施工特点:
①优点:可节约大量模板;减少高空作业,施工安全;工序简化,施工速度快;节省施工用地;无须大型起重设备;结构单一,装配整体式节点数量少;柱网布置灵活。
②缺点:板的耗钢量较大;不过,如采用双向预应力板或密肋板和采用盆式提升、盆式搁置的新工艺后,便可克服耗钢量大的缺点,达到节约钢材的目的。
2.试述升模系统的组成及施工工艺。
答:(1)升模系统包括:电动升板机、工具式钢柱(或劲性配筋的钢柱)、承力架、吊杆、操作平台、外挂脚手架、墙模板、外墙、柱模板、柱子以及梁模板。
(2)升模施工工艺:将建筑物一层的墙、梁、柱的模板,通过承力架和吊杆等悬挂在固定于工具式钢柱(或劲性柱)上的电动升板机上,待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即用电动升板机将所有的模板一次提升一个楼层高度,然后重新组装和浇筑混凝土,如此逐层提升浇筑直至顶层。在模板逐层提升的同时,外挂脚手架亦随模板逐层提升,为施工操作服务,待结构施工结束,还可利用电动升板机再逐层降落外挂脚手架进行外装修。
1 / 95
www.100xuexi.com 答:(1)升滑法施工 ①原理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3.试述“升滑”、“升提”结合工艺的原理及施工特点。
将升板与滑模工艺相结合,利用升板的同时,带动墙体、筒体的模板往上滑升,以浇筑结构混凝土。
②施工特点
在组织升滑法施工时,可采取日班提升顶层板、浇筑混凝土和滑模,夜班进行其他楼板的提升,合理利用一套自升式提升设备,使升板与滑模有机地结合,充分发挥一机多用的作用。在升滑法施工中,当顶层板暂停歇时,为了防止模板与混凝土墙体粘结,应采取空滑措施,空滑高度不小于模板1/3的高度。同时,还应采取措施确保墙体的稳定,并应尽早地使墙体与已就位固定的板连结,形成整体。
(2)升提法施工 ①原理
在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脱模强度后将模板松开,使其与混凝土墙体脱离;然后开动升板机,使顶层板带动模板往上提升一个行程;然后再固定模板,再浇混凝土和往上提升。
②施工特点
由于升提法施工,是将模板脱开墙体而提升,此时墙体处于悬空状态,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墙体稳定,一般采取限制顶层板的提升高度,墙与板临时拉结,以及逐层进行墙、板、柱永久固结,以形成整体框架等稳定措施。此外,在施工中,应及时观测墙体的竖向偏差,做到每提模一次观测一次。升提法施工要按一定的提升程序进行,把墙体钢筋绑扎、提升顶层板、浇筑混凝土等工序有机衔接起来。一般安排是:当天上午和下午浇一个模板高的混凝土;晚上拔出对销螺栓;翌日上午松开上端松紧螺栓使模板脱开;提升顶层板;模板就
2 / 95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位固定,墙体钢筋绑扎穿插进行。当浇墙体混凝土时,可按提升程序提升其他楼板。
4.液压滑升模板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各有何作用? 答:(1)液压滑升模板系统由模板、围圈、提升架组成 (2)液压滑升模板系统个部分的作用:
①模板作用是保证混凝土的成型与表面有一定的平整度、光洁度,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压力,对混凝土的养护起一定的作用。
②围圈作用是固定模板位置,承受模板传来的水平力和垂直力。若操作平台支承在围圈上时,还应考虑平台荷载。
③提升架作用是固定围圈的位置,防止模板侧向变形,把模板系统和操作平台连成整体,承受模板和操作平台荷载,并将荷载通过千斤顶传给支承杆。
5.试述滑模施工工艺及液压滑升的原理。
答:(1)滑模施工工艺:液压滑模的组装→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滑升→建筑物垂直度的观测。
(2)液压滑升的原理:
①施工时,将液压千斤顶安装在提升架的横梁上,支承杆穿入千斤顶的中心孔内; ②当高压油进入活塞与缸盖之间,在高压油的作用下,由于上卡头盒内小钢珠与支承杆锁紧,故活塞不能下行,结果在油压作用下,迫使缸体连带底座和下卡头盒向上提升,相应地带动提升架及整个滑升模板一起上升;
③当上升到上下卡头盒相接触时,即完成一个提升行程。这时回油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上卡头承受滑模荷载。当回油时,在回油弹簧的作用下,将活塞向上推举,油便从进油口排
3 / 95
www.100xuexi.com 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④与此同时,下卡头盒内小钢珠与支承杆锁紧,使缸体与底座不能下降,滑升模板的荷载转由下卡头支承;
⑤当活塞上升复原后,排油工作完毕,即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上升行程约30mm); ⑥如此不断循环,千斤顶就沿着支承杆不断上升,模板系统也一同向上滑升。
6.滑模施工中对混凝土有何要求?如何控制出模强度?
答:(1)滑模施工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除必须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滑模施工的工艺要求:
①要求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宜用细粒多、粗粒少的骨料。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8;
②混凝土坍落度要综合考虑滑升速度和混凝土垂直运输机械等因素;
③如果由于气温条件、施工条件、水泥品种等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过快或过慢,在规定的滑升速度下,不能保证最优出模强度要求时,则可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或促凝剂。
(2)控制出模强度的方法:混凝土的出模强度宜控制在0.2~0.4MPa或贯入阻力值为0.30~1.50kN/cm2,以保证混凝土出模后,既易于抹光表面,不致拉裂或带起,又能支承上部混凝土的自重,不致流淌、塌落或变形。模板的滑升速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支承杆的受压稳定性和施工过程中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仍处于塑性状态。故要求初凝时间控制在2h左右,在出模时混凝土应接近终凝,故要求终凝时间控制在4~6h。
7.滑模施工中如何预防支承杆失稳?
4 / 95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滑模施工中预防支承杆失稳的方法:
(1)当支承杆在混凝土上部发生弯曲时,可加固处理。如混凝土脱模后表面外凸并产生裂纹等现象,说明支承杆已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弯曲,此时,应暂停使用该千斤顶,先将弯曲处已破坏的混凝土清除,然后加固,再支模补浇混凝土。
(2)当支承杆通过门窗孔洞或无墙楼层之间时,由于支承杆脱空过长,极易失稳而弯曲,故事先应采取木枋,或拼装的小构架、柱盒等加固措施。
(3)为了预防支承杆失稳,也可将支承杆与横向钢筋连接或在支承杆外加套管等方法,以减少其自由长度。
8.试分析滑模施工中建筑物倾斜、扭转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1)建筑物倾斜 ①原因
主要是操作平台不水平,使模板向一侧倾斜。 ②预防措施
纠偏的方法通常是调整平台的高差,即通过千斤顶将操作平台调升一倾斜度,其方向与建筑物倾斜方向相反,其倾斜度值最大不要超过模板的倾斜度,然后继续滑升浇筑混凝土,直至建筑物的垂直度归于正常,再将操作平台恢复水平。此外,亦可在与倾斜方向相反的操作平台一边堆放重物;或调整混凝土浇筑方向和顺序;或在千斤顶下垫斜铁;以及用倒链、卷扬机对平台施加水平外力等方法进行纠偏。
(2)建筑物发生扭转 ①原因
千斤顶升差不一;模板收分不均;操作平台上起重机的影响;以及浇筑混凝土时沿一个
5 / 95
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七~十六章【圣才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