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工作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16年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6版)》等法规。
二、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有关规定,认真、合理制定每年、每月疫苗计划。
三、掌握辖区儿童出生及流动儿童情况,对常住及外来居住超过3个月以上的儿童及时建卡建证。
四、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17年版)》储存、运输疫苗,疫苗要有专人保管,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簿和注射器出入库登记簿。冰箱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午(间隔不小于6小时)测试记录温度。
五、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 六、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展疫苗针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和预防接种效果及生物制品质量监督。
七、建立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实施安全注射。
八、及时报告、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九、做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和使用。 十、按时按要求上报各种报表,做好统计、总结工作。
-1-
预防接种卡、证管理制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一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或产科医院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2、预防接种证、卡按照受种者的居住地实行属地化管理。 3、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暂住在当地时间3个月以上,由暂住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补办预防接种证。
4、预防接种证必须是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逐级发放。接种单位应在接种证上加盖公章。
5、接种单位对适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按规定做好记录。
6、预防接种证、卡由实施接种的工作人员填写或打印。相关信息要求书写要工整、文字规范、填写准确、内容齐全,时间(日期)以公历为准。
7、预防接种证由儿童监护人或受种者长期保管。预防接种卡由接种单位保管,预防接种证遗失要及时申请补发,卡片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6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其他预防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
8、接种单位至少每季度对预防接种卡片进行一次整理和核查,对迁入、外来和漏卡的儿童要及时转卡和补卡;对重卡、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卡片童要剔卡,由接种单位要另行妥善保管。
9、儿童迁移时,儿童监护人应在原接种单位办理儿童既往预防
-2-
接种证明,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迁入地接种单位应主动向儿童监护人索查儿童既往预防接种证明;无预防接种卡、证或预防接种咱们的要及时补建。
10、及时将儿童接种情况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保证信息库中的儿童信息与卡、证一致。
11、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及相关人员对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负有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责任,不得擅自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儿童相关信息。
-3-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应按《陕西省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标准》要求设立,应有明显的标志和指引,结合实际执行按日或按周开放接种门诊。室内应张帖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宣传画,免疫接种程序、预防接种服务时间、咨询电话、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及责任公示。接种门诊要有各功能室的管理制度,收费疫苗应在醒目处公示疫苗价格、接种服务费收费标准。
二、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应具备工作责任心,并由经过县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担任,预检和留观人员需具有临床执业医师资质,有处理接种反应和事故的能力。
三、工作时预防接种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实行持证上岗;严格按照《预防接种规范(2016年版)》要求,做好预防接种实施。熟悉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和掌握相关接种技术,并做到“三查七对”,即接种前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症,查对预防接种卡和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四、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接种对象应按免疫程序要求及时通知接种,应定期深入负责片区进行调查,发现漏卡、漏种儿童应及时补卡、补种。
五、接种门诊应按要求建立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日志。做好与接种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接种门诊资料实行集中保管,专人负责。
六、预防接种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接种,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苗”制度。
七、接种门诊应配备专用冰箱,建立冰箱温度监测记录。每天早晚记录冰箱温度各一次(间隔不小于6小时)。接种门诊冰箱供存放疫苗专用,仅存放一个月使用量的疫苗。
八、预防接种用的疫苗应按冷链工作要求,按规定温度存放。接种门诊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疫苗或非正规渠道供应的疫苗和过期、变质的疫苗,严禁使用未按规定温度保存(存放)的疫苗。
九、接种门诊应配备应急使用的药械,对发生的接种反应及时
-4-
进行处理,严重接种反应应及时进行救治和上报。
十、接种门诊能够与全省免疫规划信息平台良好对接,能够正确使用疫苗追溯和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熟练掌握和使用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