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里弄文化
上海这座城市就好像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从高空俯看:纵横交织的道路犹如动脉,把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区 ; 每个小区之内,又有许多建筑与建筑之间形成的小通道,它密密麻麻布满全城,就像毛细血管那样细小却充满了生机。对这些小通道,各时代、各地区、各民
族都有不同的称呼,上海人则把它唤作
\里弄 \,又叫 \弄堂 \。其实,
称 \ 里弄 \的不只是上海人,中国江南地区都这样称呼。但是里弄能与北京的胡同一样著称于世,却主要是因为近代上海大批里弄住宅的兴起。
里弄的起源
可以说,里弄建筑是上海所独有的产品。这些里弄建筑的出现和
一个世纪前上海的殖民地历史背景有着深切的关联。从 1845 起,英、美、法、日相继在上海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先后建立了英租界、
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租界,而老城区一带则为华界。初期,这些界地各自为阵,互不干扰。有些外国租界甚至在一些公共建筑门口挂着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的牌子。
里弄石库门住宅兴起于 19 世纪 60 年代。 1860 年以忠王李秀成为首的太平军发动东进,攻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宁波等苏南浙北城市,迫使数以万计的苏南、浙北难民进入上海租界避难。人们纷纷迁居租界,致使租界的人口急剧增加,住房问题日益突出。租界为接纳难民,动员商人投资住宅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设计师将欧洲的联立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相结合,创造出这种中西合璧的新建筑样式的里弄住宅。在思南路周边地区建造于 1918 年的老渔阳里和新渔阳里可以说是典型的早期石库门里弄建筑。
仅仅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近 2300 万平方米的里弄房子在数年间就占据了上海滩的大块地皮,此时正是上海的大暴发阶
段。那也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时代,里弄的格局采用中式结构,欧式
联排的方式,在一条纵轴上依次展开,前后排排伸展,上海最初的 \小区 \就是这样如棋盘展开,确立了城市的空间。
亦中亦西聚居之地
最经典的里弄是从 \石库门 \开始的。石库门建筑从外观上保持了中国传统民居的封闭式深宅大院的样式,但面积和尺度大大缩小,空间变得紧凑甚至有些局促,由于早期的住宅每户都有一简单的石料门框,内配黑漆厚木门,所以将此类住宅群一律称作石库门里弄。
上海民居对 \弄\的称法,其他城市的人甚至读不准这个词的音,其实, \弄\只是有别于街面房子的 \胡同 \的通称。早期的石库门大多叫弄、里,就是我们常说的 \里弄 \,又叫 \弄堂 \。上海里弄式住宅建筑的数量,据 20 世纪 50 年代初的统计居全国之首。里弄总数
约有 9000 多处,住宅单元约 20 万幢以上,其中拥有二百幢住宅的
大规模里弄约有 150 余处。里弄式住宅占上海居住建筑总面积的 65% 左右。
里弄常用弄、里、坊、村、公寓、别墅等名号,级别逐次提高。后几种又统称为新式里弄,居住条件已明显优于早期的老式石库门,配有欧式壁炉、屋顶烟囱、通风口、大卫生间等。
总的来说,上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里弄:石库门里弄、新式里弄和公寓里弄,每一种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
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家族居住形式,早期的石库门建筑除部分设计摹仿西洋排联式住宅外,其布局大致仿江南普通民居。进门后为一天井,天井后面为客厅 ( 上海人叫 \客堂 \,之后又是后天井,后天井后为灶间和后门 , 通过客堂去后天井,和厨房、储藏室等附属用房。天井和客堂的两侧分别为左右厢房,二楼的布局基本与底层相近,唯灶间的上面为 \亭子间 \,再上面是晒台。其代表建筑有河南中路东侧,宁波路、北京路之间占地 1.33 公顷的兴仁里,还有中山南路新码头街的敦仁里、棉阳里、吉祥里等。
在 20 世纪 20 年代石库门里弄的出现了一批新式里弄住宅。不断改进的新式石库门建筑才开始注重石库门本身的装饰,一般在石料门框上方有三角形式圆弧山花,上面有西式砖雕或石雕,在砖券、
柱头等部位也出现了西式装饰。复兴坊、万宜坊、花园坊、万福坊等众多的新式里弄住宅,而建于 1925 年的凡尔登花园 ( 长乐村 ) 和 1927 年的霞飞坊 ( 淮海坊 ) 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新式里弄脱胎于后期石库门里弄,继承了石库门民居的某些传统做法,如正屋与辅屋的层高差、封闭或开口的后天井等,但天井没有了,用矮墙或绿化作隔断,外观基本上西化了。考虑到小汽车的通行和回车,有了总弄和支弄的明显区别,良好的朝向、间距、通风、隔声等成为新式里弄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曾经代表里弄民居特征的 \石库门 \这一形式被淘汰了,代之以铜铁栅栏门。为争取良好的日照与通风,围墙高度被大大降低或用低矮栅栏代替,封闭的天井变成了开敞式的小花园。建筑空间形态由封闭转向开放,并以整体的方式参与城市空间的塑造,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建筑形式以西洋装饰为主,很少采用中国传统形式。
更为突出的是水、电、煤、卫生设备已较为齐全,不仅配置方便生活的卫生设备和煤气炉灶,还砌上了水泥墙,安上钢窗,生活的舒适度不言而喻,有的还附设有汽车库,极力反映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
状态和文化品位。石库门住宅的结构和样式发生变化,有适宜
小型家庭居住的 \单进 \即无厢房 ) 、\两进 \一客堂一厢房 ) 。其规模较大,里弄宽约为 4 米、楼层主要为 2~3 层; 在楼梯平台处设亭子间,立面采用阳台。其代表建筑有南京西路上的静安别墅、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等。
上世纪 30 年代后,新式里弄开始转向花园里弄、公寓里弄,出现了更为舒适更为精致的里弄住宅,每一户门前都有庭院绿化,建筑标准更接近花园洋房,完全的欧洲建筑。法租界的林荫道复兴路、衡山路上冒出了高级奢侈的花园式里弄,连排的小洋房,每家都有三、四个开间宽,房前有自己的私人花园。这样的一种精致和排场,却是与里弄房子作为密集群体住宅的本意相背离的。
这一时期的里弄住宅大多为 3 层,少数为 2 层,也有假 3 层、假
4 层的。开间有单开间、间半式及两开间。室内空间组织在原石库门里弄的基础上作了必要的调整,更注重卫生、日照与通风。室外空间布局采用加大巷距和降低围墙的方法,既保证了底层房间有较
长时间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又使空间尺度与环境状况得以改善。同时屋前的小花园作为民居与里弄之间的间隔,有利于减少干扰,求取安静。也有不设小花园,而用提高底层窗台高度的方法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里弄的宽度在早期石库门里弄住宅群中,一般只有三米左右,后来人力车普及,便放大到四米左右。后期的一些新式里弄,国为要考虑汽车的进出,又放大到五至六米。
30 年代以后,由于上海住房紧张,部分住户又将多余的房间出租给他人,所以大多数石库门改变了设计的初衷,成为多户同住一门的住宅。
至此,欣欣向荣了大半个世纪的里弄建设才告一段落。
里弄的独特文化
石库门里弄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
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里弄文化。石库门里的 \亭子间 \、\客堂 间 \ 、\厢房 \、\天井 \以及 \二房东 \、\白相人嫂嫂 \、\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们温馨的记忆。
1、石库门的住客们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石库门房子是上海独具特色的里弄住宅,大部分居民的栖身之地。四通八达的里弄里,旅馆、作坊、报馆,也都会来占用一方天地 ; 小食摊、修鞋匠、理发师傅、算命先生,以及传街走巷的各种露天职业者,都来此谋求营生。他们中大多是川流
不息的各地移民。石库门里弄口更设有上海人称为 \烟纸店 \的单开间小店,提供香烟、草纸、老酒和各种小百货,二十四小时做买卖。形形色色的人物,五花八门的行当,生动地展现了上海的市井百态,是
上海这座城市中最浪漫、最能触动人心的部分,同时也折射出上 海这座城市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的社会特征。
2、亭子间文学
\ 亭子 \是位于石 建筑楼梯 弯 的一 小房 ,通常朝北,由于它冬冷夏 ,房 面 又小,因此常常被主人出租以增加收益。
二、三十年代 ,有不少 步的文 界人士 了逃避内地的白色恐怖, 到上海来 找新的生活,也常常租用亭子 。 些文人大多是没有家眷的 身 ,在 陋室中苦 研、构思写作, 行着各种 作活 。 多著名文学家如 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 等都在亭子 里居住 。
些文人不 住在亭子 ,他 的作品中也大量涉及亭子 和石 的生活,故 有 \ 亭子 文学 \之称。而 玲的小 常以里弄作 故事的背景。3、里弄里
的名人故居
里弄里的名人故居和名人寓所数不 数。就以淮海坊 例, 里的街坊共占地 1.7 公 ,它南朝南昌路,北面是淮海中路, 面 茂名南路,有楼房 199 幢, 模很大。淮海坊 5 号是 步人士 杏佛的住宅,著名科学家竺可 住在 42 号, 64 号曾 是 广平的寓所, 迅全集就是从 里开始筹 、 、出版的。著名文学家叶圣陶,一代画 徐悲 都在 里寓居 。
去留之 道珍
到了 1949 年,里弄民居 然有其 点,但不能 足日益增 的
人口需求,人民政府建造了大量的新工房,因此 1949 年之后,再也没有新的里弄民居出 了。里弄建筑就此成 上海一道独特的 景
。
石 里弄在最多的 候有
9000 多 ,曾占上海市区全部住宅
面 的六成以上。 . 从建筑的角度出 ,石 是特定 史 期
的 物,走 百多年的 史,而且有些石 的空 构也已不适 合 代人的居住 念,因此消失是正常的。
90 年代初期,上海开始
了大型的重建和开 。不少石 老房子被拆卸,里弄的意 也淡 化了,成了 \路\的代名 ,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一幢的高楼。在虚 的里弄里, 看得 石的硬朗、窗的 美 条、比率、半截木 楼梯的 色?? 是如此精致漂亮。一片又一片充 旧 情的 老房子 消失,人 才意 到要去保留 些上海独有的
\ 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