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政治:6.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单元测试(旧人教版必修4)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二政治五六课测试题

一.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每小题2分) 2024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据此回答1—2题。 1.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和回收成功,表明: A. 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 人们可以充分认识和创造规律

C. 没有正确意识的指导,就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 D. 认识了规律,才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鼓舞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因为: A. 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B. 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C. 只要有自豪感、自信心,就能建成小康社会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据此回答3—4题。 3. 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是: A. 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B.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

C. 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源泉 D. 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新方法 4. 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最主要的是要做到: A. 承认事物存在着相对静止 B.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 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D. 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

据报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全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工程,林业生态建设驶上历史快车道,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逐渐好转,降水增加。据此回答5—6题。

5. 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新疆全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这说明: A.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 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C. 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D. 本质总要表现为一定的现象

6. 由于人们全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使生态环境逐渐好转,降水增加。这一事实说明:( ) A.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B. 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C.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因果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2024年12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据此回答7—9题

7. 做好人才工作,落实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A. 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 科学理论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C.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 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8. 做好人才工作,必须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这是因为:

A.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 事物的联系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C.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哲学依据是: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客观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C.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D. 整体和部分是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

2024年5月31日至6月3日,温家宝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用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新路子。据此回答10—11题。

10. 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之所以要“解放思想”,是因为: A.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 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 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 解放思想就是敢想敢干

11. 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 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C. 内外因是辩证统一的

B. 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D.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12. 据报道,一些企业利欲熏心,在制作火腿过程中使用农药敌敌畏。由此可见, A.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错误的价值观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

C. 必须用集体主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其遵循职业道德 D.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既是价值观,又是政治原则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这是时

代的最强音,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生动体现。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有了这样一种凝聚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没有什么病魔不可以战胜。据此回答13—14题。

13.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在战胜自然灾难和抵御外族入侵的长期斗争中铸就的。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B. 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 C.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 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14. “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有了这样一种凝聚力,就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没有什么病魔不可以战胜。”这是因为: A. 物质与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 在一定条件下,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C. 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 人们的意识有许多表现形式

人们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只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过程并未结束。人们还需要把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使之得以修正和完善。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据此回答15—16题: 15. 感性认识之所以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 ① 感性认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没有实际意义 ②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③ 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深刻 ④ 正确的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6. 就认识的全过程来说,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重大,是因为: ① 这一飞跃是实现改造世界的飞跃

② 是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的飞跃 ③ 是思维到存在、精神到物质转化的需要 ④ 是科学研究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据此回答17—19题 17. 下列关于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价值观是一个经济概念,属于经济范畴

B. 价值观人人都有,但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 C. 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 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正确的观点和评价标准 18. 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区分的根本标准是: A. 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B. 是否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 D. 是否对人生有导向作用

19.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理论依据是: A.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B.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D.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原理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引导公民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获得正当的利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提倡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据此回答20—22题 20.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高中政治:6.2.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单元测试(旧人教版必修4)

高二政治五六课测试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每小题2分)2024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据此回答1—2题。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和回收成功,表明:A.改造客观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人们可以充分认识和创造规律C.没有正确意识的指导,就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D.认识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h110bka001k8300wxv0h1ll01eyq01c3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