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27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课时作业27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梅州质检)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 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解析:“浮图”指佛教,“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说明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7·黔东南模拟)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佛教经典云:‘佛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演变之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下列各项中符合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的是( )

A.建构起天人一统的系统模式 B.构造起人伦核心的儒学体系 C.形成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D.为汉唐大一统奠定思想基础 解析:陈寅恪所说的“新儒学”是指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理学思想。理学把伦理道德视为理,从而构建起以人伦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故选B项。

答案:B

3.(2017·河北邢台调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解析: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故A、B、C三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D

4.(2017·黑龙江哈尔滨测试)《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 )

A.良知即天理

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 C.格物以求理 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说明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万物的本原,故选B项。

答案:B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2017·湖北黄冈模拟)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心之所发便是意”“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可知该哲学家强调理在心中、心外无物,B项最符合要求。A项主要描写自然环境清幽,C项主要表达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D项主要表达诗人夜雨候客的闲定心理,都与材料观点不符。

答案:B 6.(2017·云南昆明模拟)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 )

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明天理,去人欲” 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

解析: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为后来追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明天理,去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包含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故排除D项。

答案:C 7.(2017·临沂模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挤孔子,别立褒贬”。下列属于该“某人”观点的是( )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解析:李贽离经叛道,大胆挑战传统思想,反对盲从孔子,肯定农民起义,赞颂男女自由恋爱,在封建社会时期这种思想为统治阶级所不容,被称为“狂悖乖谬,非圣无法”。A项是黄宗羲的思想,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C项强调实践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C三项错误;D项反对盲从孔子,符合李贽的思想,正确。

答案:D

8.(2017·哈尔滨三中模拟)李贽在《藏书》中说道:“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李贽( )

A.认为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是非差别 B.坚决反对孔子的是非观 C.主张人应该独立思考 D.与儒家学说势不两立

解析:题干中“人之是非,初无定质”表明李贽主张人应该独立思考,A项表述错误,排除;李贽自身便是一位儒学家,他反对人们以孔子的是非观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B、D两项错误。

答案:C

9.(2017·辽宁沈阳调研)《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帅伟认为,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 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黄宗羲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继承,①②正确;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③错误;近代中国社会是西方启蒙思想和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④正确。本题选D项。

答案:D

10.(2017·河北邯郸质检)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阶层的思想,故选B项。材料认为人之有私是合情合理的,A项错误;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了如何管理国家,并没有反映统治危机,D项错误。

答案:B 11.(2017·湖北宜宾模拟)马克垚认为: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则可以有助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目标。下列思想与之对应的有( )

①黄宗羲“工商皆本” ②陆九渊“心即理也” ③顾炎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④王夫之“循天下之公”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明清之际”“经济和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陆九渊“心即理也”是南宋时期在思想方面的发展,故排除②,①③④皆与题干相符。本题答案为B项。

答案:B 12.(2017·重庆模拟)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理即是气之理,理不先而气不后。”他还说:“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而必寓于人欲以见……故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王夫之对“理”的阐述( )

①承袭了朱熹的天理观 ②体现了朴素唯物精神 ③宣扬了经世致用观念 ④具有个性解放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王夫之“气”为世界本源,与朱熹天理观的哲学基础不同,故①错误;“气为理之先”强调“气”的第一性,具有唯物精神,故②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其主张的实用性,故③错误;材料说明天理必须依据人欲,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3.(2017·郑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外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云:“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如此知一切可见不可见的事物,都在心中,便知心量之广大无边,放之则弥六合,退之则藏于密。

——《传习录》

材料三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时代价值。(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分层归纳即可,从“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可得出“理”是万物的本源,从“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可以得出“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从“总名”“件数”得出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第二小问应结合理学的积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第(2)问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二,材料突出反映王阳明心外无物、强调人的主观感受的观点,简要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心学的影响角度进行回答。第(3)问,既要利用材料信息,同时要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相同点可以从世界观、思想实质方面回答,不同点可以从二者对“理”的认识、哲学派别、是否重视主观能动性等方面总结。

答案:(1)观点:“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思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观点:人是世界的主体,人所生活的世界离不开人的主观感受。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

(3)相同: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不同: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14.(2017·泰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贽的悲剧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10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逐层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理学出现的时代背景与其作用等角度分析总结。第(2)问第一小问,可通过对二者思想内涵的对比中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应从它们各自的社会影响中分析得出。第(3)问,首先应明白设问的含义,即李贽的思想不能广泛传播,其次再分析原因,即结合明朝后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阐述。

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谋官的工具和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国文明的延续;后期的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

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

5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时作业27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课时作业27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2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梅州质检)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gib9ekwe4mg6283nif6msol1o4p300ux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