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测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札也可以称为手扎、尺牍、书翰或者书信,诸名之间并无实质性的不同,但又有所区别与侧重。书札与尺牍、尺素兼重物质形式与文体形式,相比之下,后二者又更为古雅一些。这是因为书写尺牍所用之质材,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纸张未发明之前,书写信函不是用竹简,即是用木犊,偶尔亦用小幅丝帛织物,即为尺素,这就是先秦两汉时期用“简”“牍”“札”“牒”或“素”等称呼书信的由来。手札与书札、书翰相近,但书札、书翰强调其为书写的作品,而手札强调其出于书写者的亲笔。书信则侧重其文体内容,着重其社会交往的功能。但是,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因为不同的人使用这些名词时,各自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也不免混用。还有人使用“尺素”或“笺素”之称,在追求古雅之外,又更加强调笺纸的形式种类及其物质文化意义。例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有《笺素珍赏》,其副标题就是“国家图书馆藏近现代百位名人手札”。也有人使用“名人墨迹”这个名称。从字面上看“名人墨迹”当然有多种多样的物质形式或文体形式,但手札无疑是其中之荦荦大端。 毫无疑问,书札是浩如烟海、品类繁多的历史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文献类别上说,书札文献是写本文献的一种,所谓写本文献,是相对于印本文献而言的。一般而言,印本文献刊印之后,即可化身千百,存世者往往不止一本,同一版本者就有相同的文献价值;而写本文献往往只此一本,并无复制本,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书札文献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件书礼都是,无法复制的,即使作者重抄一遍,其墨迹也不完全一样。因为独特,所以稀罕;因为稀罕,所以珍贵。书札的文献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史料价值。因为出于当事人之手,书札提供了研究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这些史料中所披露的人事关系、政事秘辛,往往是不见于正史记载或公开报道的,寥寥数行便抵得千言万语。
其次是艺术价值,传世的民国以前的书札,大多出于名人之手,这些名人或者是著名学者,或者是达官贵人,或者就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或艺术家。他们大多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除了那些大名鼎鼎的书法家有较多的传世墨迹之外,大多数名人的手迹并不常见。后人从他们所遗留下来的手札中,不仅可以一亲前贤之手泽,也可以欣赏他们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值得一提的事,书札中的名人墨迹,代表的是其日常生活中的书写常态,最真实、最原生态地体现了其书法的艺术面貌。
第三是文物价值。所谓文物价值,既取决于此类书札的珍稀性,又与书写者及收信人的年代与身份以及书写者艺术水平的高低有关,更与书信用笺相关。笺纸的材料、形制、色彩、图案乃至制作笺纸的纸店笺铺等方面的信息,既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书札文献的文物价值,也提供了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书札文献的新颖材料。
《笺素珍赏》一书的封面上,印了这样几行煽情文字:“聊供凭吊——那个逝去不远、曾经天翻地覆、风云际会、影响深远的时代;聊供品味——那些曾经创造了历史亦被历史铸就的各路风云人物;聊供赏阅——甄选在本文的晚清、民国各色花笺、索笺上极具个性的名人手迹墨宝。”前两点说的主要是书札文献的史料价值,后一点说的主要是其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札与手札、尺牍、书翰、书信都是持有人书写的文字,但使用功能却各有不同,这是因为使用不同的名称的人对其理解不尽相同。
B.书札是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钟繇史料,常言简意赅,其中所披露的人物事件往往在其他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报道,显得独特而珍贵。
C.书札,大多出于当时的学者或达官贵人之手,呈现的是名人日常生活中的书写状态,真实自然,毫不矫饰,展示出书写者很高的艺术造诣。
D.书札又被称作“尺素”或“笺素”,其拥有的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不仅取决于书写者的身份地位和艺术水平,也与书写者使用的书写材料密切相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书札(尺牍与尺素)的称谓与其所用材质相关。在纸张未发明之前,书信刻在木板上叫“尺牍”,写在布上叫“尺素”,与“书札”相比,这些称谓显得更为古雅,也突出了它们在物质形式上的特征。
B.手札、书翰、书札、书信都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但从内容上看,书札、书翰凸显其书写的特点,书信强调社会交往,而手札的意味则在于更突出书写人“亲笔”。
C.书札文献是一种写本文献,尽管形式种类繁多,相对于印本文献刊印之后即可化身千百的特点而言,书札文献往往只此一本,即使是作者本人也无法复制,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D.手札也被人们称作“名人墨迹”,是历代名人书法艺术的最真实的体现,代表了名人们书法艺术方面的最高成就,也是那些历史上各路风云人物留给后人的记录时代、展示个性的珍贵遗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书札、手札、尺牍、书翰、书信,这些名称尽管有所区别,但也可以混用,亲笔书写的书信也可以称为“手札”,古人的“尺牍”在今天看来就是书信。
B.书札是一种写本文献,每一件书札都有不同的文献价值,即便对其进行复制,其墨迹也不完全一样,文献价值也不完全相通,所以非常珍贵。
C.书札既有精神文化价值也有物质文化价值,因而研究笺纸的各种特点、制作流程以及纸店笺铺的沿革对于研究“书札文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D.代表书札艺术较高成就的《笺索珍赏》一书荟萃了诸多名人的手迹墨宝,不仅让我们可以欣赏前人的书法艺术风采,也能够从中感受其珍贵的价值所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碱蓬草 胡修江
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金秋的菊花开放时,天空蓝得像一个童话,于是人们就登上高坡,高坡上满是文人的诗情,亲朋们精致的思念。而此时,我的心灵却被一丛丛红红的野草完全占据了。乡人说,那是碱蓬草,是沿海滩涂特有的一种植被,也叫碱蓬菜。说它是菜,是怀了亲切;说它是草,是因为野生野长。五月长出新芽时,草叶还翠绿如滴,然后由于生长在海陆之间,潮来潮往间,叶子就逐渐开始变红了,九、十月间,简直是漫滩遍野的红。它喜欢盐碱地,喜欢和海浪亲吻,丛丛簇簇,扎根于荒凉,向翱翔的海鸥铺展野性的美丽。 碱蓬草生长在海滩上,一年又一年,蛮横、执着,看惯的人觉得是顺理成章,初到的人觉得惊讶神奇。我虽不是伴着碱蓬长大的,但也不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和它就有了一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它正适合我的细细阅读。暂时的逃离城市,既非归隐,也非从俗,就是想在作秀般的喧扰中寻到一点朴实的宁静。登高赏菊,很多人是因为陶渊明,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结,我不想这样。陶渊明的归隐,因着文人的清高,并非本愿,乃逃禄而归耕,
不论外表装饰得如何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人生,非常痛苦。他种的豆从来就长不好,草长得太茂盛;他的田园就像一个装饰好背景的舞台,一个人粉墨登场,耕种就是演戏了。但当你面对这一丛丛犹如红色的地毯般一直铺到天边的碱蓬草时,你就会直面最朴素的生命诠释:自然。你能炫耀一种坚强么?坚强是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中的勇敢生存,碱蓬草不是,它就适合盐碱地,土地肥沃,就会死亡;你能赞美一种热情么?热情是无时无刻不在的青春的涌动,碱蓬草不是,秋天过后就会凋萎。
当年在大沽河边,英雄战死在疆场,鲜血染红了大地,也染红了河岸海边的漫山遍野的碱蓬草,从此野草涂上了英雄的光辉。今天,理想主义的时代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但草却依然在顽强地生长,铅华洗尽,本色如初。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瓜菜代”的岁月,碱蓬草成为救命草。滩边的渔民村妇采来碱蓬草的籽、叶和茎,掺着玉米面蒸出来红草馍馍,几乎拯救了一整代人。今天,也不会再有人会钟情于它,只有一些都市人,在厌倦了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后,买上一两个碱蓬菜的包子,调节一下已被油腻堵塞的肠胃。碱蓬草依旧鲜红亮丽,依旧春天发芽,秋天枯萎。它能觉出自己地位的变化、曾经的荣辱么?草木无情,多情的只是人类自己,但往往又是自作多情。草依旧是草,就如同人依旧是人。
碱蓬草环绕的,是一处处的养虾池,那些赤脚的农民经常从碱蓬草上走过,每一天夕阳坠落的时候,家人送来饭菜,一家人就这样在晚霞的余晖中享受着最平常的幸福。为了看虾,他们晚上经常睡在只能放下一张床的小屋中,夜风吹送,送来大海的涛声,与之相伴的就是这丛丛的碱蓬草,一生的匆忙岁月,几世的艰辛劳碌,都融进瞬间的永恒中了。他们说,这里没什么风景。风景就是每天一如既往的生活。
如今,对都市人而言,单纯玲珑的风景已经不再具有太大的诱惑,粗犷与坦荡反倒吊足了一些人的胃口。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走马观花般地浏览“荒凉”,对此,我只想说,向往一种勾人魂魄的旅程的同时,不要玷污了一份朴拙,一份厚重。
对于那丛红草,我也只是一个过客,回归都市,心依旧茫然,脚步依然匆忙。该忘掉的就忘掉吧,不能忘怀的,就存在心底,一切随缘,自由地生长吧。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略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以金秋时节,人们登高赏菊,抒发诗情、思念开头,既与下文关于“文人情结”的议论相呼应,又暗示碱蓬草从未被人们所关注。
B.碱蓬草的形象是对生命最朴素的诠释,它们在荒凉、寂寞的环境中地生长,展现出坚强、热情的珍贵品质和朴拙而厚重的美。
C.作者围绕着碱蓬草组织情思,叙写不同时代人们对待碱蓬草的不同情感态度,并由此延伸到对自然、风景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D.文中将现代都市人与“赤脚的农民”的生活形态作对比,并融入自身的感慨,体现了作者不同于一般都市人的风景观和生活方式。
5.碱蓬草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5分)
6.作者说“秋天是属于陶渊明的”,后文又说很多人因陶渊明而登高赏菊,“似是一种硬造的文人情绪”,这是否矛盾?请结会原文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柳诒徵:一身正经才情
柳诒徵七岁丧父,从小在贫困中成长,长年书不释手,经久积累,学问日臻丰厚圆熟。他以篆书抄写了大量的经文和系传,对篆书的研究炉火纯青,时人为有一把柳诒徵题字的折扇倾心而狂喜。1895年,柳诒徵考取秀才,他以篆字所书的答卷被主考官们称赞不已。
柳诒徵从三江师范毕业后,得人资助去日本留学,接触了更多的新潮流。1901年柳诒徵受聘南京编译局,编译局里文苑名人众多,柳诒徵步入其中,受益匪浅。他又是个苦于钻研的人,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写完《历代史略》。这本书堪称我国第一部历史教科书的,曾轰动一时。他勇于打破历来沿承的史事编述框架,深受缪荃孙的赏识。同年,柳诒徵作为考察随员赴日,回国后作《日游汇编》。这本书堪称我国教育改革的蓝本,风糜一时。
1905年,柳治徵辞去了编译局职务,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执教。凡是由他主讲的课程,无不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他讲课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口惹悬河,滔滔不绝;声如洪钟,又有条不紊。每当柳诒徵开讲,各科学生总是把课堂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有人把火烧眉睫的事
为之推迟而缓办,唯恐错失良机。
柳诒徵施教独树一帜。特别是对那些深奥的哲理问题,柳诒徵所提出的见解更为精湛为绝。他认为,史藉多如烟海,必须要有方法去加以选择,以自己用得着为真;他还强调读书要分精读与浏览。何谓精读?柳诒徵说要自始自终,丝毫不苟,字句加圈划点,融体味涵,察通领悟;浏览则收藏储备,任时调用,随机可供参考,只明大体即可。
1927年,柳诒徵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这个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1911年正式对外开放两年后,再也没有开放,致使馆内成批的珍贵古今书籍沉睡14年。柳诒徵首先对二十余万册的书籍着重加以整理,列出所有的藏书目录分发到各地。那些远道的有志读者纷纷赶至馆中,阅读和研究大量的珍本秘籍。最让人称道的是他首创“住读制”,可谓空前绝后。蔡尚思为写《中国思想史》曾在此住读一年,他甚至将国学图书馆亲切地称为“母校”,将柳诒徵视为“第一恩师”。柳诒徵对年轻而好学的蔡尚思给予了特别的礼遇,他对工作人员说:“别人借书册数时间是有限的,对蔡先生无限制。即读十本二十本,或者更多数量,你们都要到后面藏书楼搬来供他使用。搬上搬下很吃力,却不要不耐烦。他的贡献,也等于是我图书馆的贡献。”1935年,蔡尚思要离宁去沪,柳先生在道别之际,再三感谢蔡先生在馆期间大量翻阅馆藏书,使许多从未被人看过的书中的蠹鱼也被赶跑了。
“七七事变”后,柳诒徵选刊那些抗击外来入侵者的历史书籍和史料,希望以此来振兴民族抗战驱寇的斗志。日寇逼近南京,馆内藏书面临遭劫。柳诒徵心急火燎,夜不成寐,率全馆人员,不分昼夜,分秒必争地把馆藏珍本孤版装箱打包,乘着日寇轰炸的间隙转运苏北隐藏起来,避免了一场旷世的文化浩劫。
此后,柳诒徵到重庆受聘为中央大学的研究生导师。虽身在重庆,柳诒徵日夜所记挂的仍是那批深陷在日寇铁蹄之下的藏书。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柳诒徵一天都没耽搁,立即赶去苏北兴化,安全地把那批藏书接回南京。南京被敌伪洗劫的藏书高达二十余万之册,他自认还未完成民族赋予他的责任,认为这批宝贵的藏书必须追回。他四处奔波,为此甚至不惜“长跪以求”,终于让他追来了18万册。
国民党撤往台湾的前夕,柳诒徵接到指令,要把一批珍品运往福建,再转运台湾。柳诒徵没有按命行事,把那些稀世善本全部装箱另存于别处,十余万册藏书才得以留在大陆。1949年,柳诒徵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负责图书事业,以70之躯忙碌不息,使上海图书馆藏书为东南之最。1956年柳诒徵病逝于上海,死时仅遗一床一桌,书十余箱。 【相关链接】
①柳诒徵相貌古怪,瘦,是标准的清瘦,秃顶锃亮,两鬓很长,稀疏的山羊胡,一看就是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旧式知识分子。为人文质彬彬有古风,学生见面行礼,必拱手作答。
(叶兆言《柳诒徵:旧式文人标本》)
②1946年,柳先生任江苏省参议员。某次开会,教育厅长指责议员吹毛求疵,柳先生抗声而起:你是我在高等师范时的及门学生,何以这样糊涂,不明白民主精神?你须知道,议员是代表人民,执行神圣的任务,你们不过暂负一时治权责任,应当小心诚意听主人翁代表的意见。没有民主修养,就不配列席议会,就不配做国家官吏。“柳先生此时金刚怒目,其形象更像是古代史官。
(邵镜人《忆史学家柳诒徵》)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柳诒徵所著《历代史略》编述框架有所创新,这与他曾经留日的背景和编译局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这说明治学除了刻苦钻研,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学术的视野。
B.柳诒徵治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面对浩如烟海的史籍,读书要讲究方法,精读泛读要相结合;但无论是哪种方法,背后都有一种严谨审慎的治学精神。
C.在柳诒徵看来,藏书能为读者所用,才能体现图书馆的价值,无论是整理藏书目录,还是首创“住读制”,倾力帮助蔡尚思,都是这一治馆思想的体现。
D.柳诒徵把保存管理图书馆藏书的工作当做民族文化赋于他的使命,他两次隐匿转移藏书,正是为了避免馆中珍贵的稀世善本遭受文化浩劫,留存文化的火种。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柳诒徵早年在困顿中求学,年纪轻轻便在篆书上有精深的研究,科举考试时大胆以篆书答卷,不但没有因此落榜,反而因书法精绝一举考中秀才。
B.柳诒徵有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不但形式上深入浅出、层次分明,而且内容上对深奥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展现出精湛的学术功底,深受学生欢迎。
C.担任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柳诒徵做出了一系列改革,甚至把其他图书馆秘不示人的珍本秘籍也拿出来供读者借阅,使图书馆得以起死回生。
D.柳诒徵有识人之明,因为蔡尚思有过人的学术才华,所以给予他图书使用上的特权,蔡尚思也以国学图书馆为“母校”,视柳治徵为“第一恩师”。
E.柳诒徵一生经手珍本无数,为国家追讨、收集图书数以十万计,可是自己死后仅留下十余箱私人藏书,其精神和贡献足以让后人深切感怀。
9.后人评价柳诒徵一生行事,多认为他身上突出体现了旧式知识分子的“古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古风”的理解。(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达奚长儒,字富仁,代人也。长儒少怀节操,胆烈过人。十五袭爵乐安公。魏大统中,..起家奉车都尉。周太祖引为亲信,以质直恭勤,授予都督。天和中,除渭南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从武帝平齐,迁上开府,进爵成安郡公,邑千二百户,别封一子县公。宣政元年,与乌丸轨围陈将吴明彻于吕梁,陈遣骁将刘景率劲勇七千来为声援,轨令长儒逆拒之。长儒于是取车轮数百,系以大石,沉之清水,连毂相次,以待景军。景至,船舰碍轮不得进,长儒乃纵奇兵,水陆俱发,大破之,俘数千人。寻授行军总管,北巡沙塞,卒与虏遇,接战,大破之。高祖作相,王谦举兵于蜀,上柱国杨永安扇动六州以应谦,诏长儒击破之。文帝受禅,进位上大将军,封蕲郡公。开皇二年,突厥可汗率众十余万,寇掠而南,诏以长儒为行军总管,率众二千击之。遇于周槃,众寡不敌,军中大惧,长儒慷慨,神色愈烈。为虏所冲突,散而复聚,且战且行,转斗三日,五兵咸尽,士卒以拳殴之,手皆见骨,杀伤万计,虏气稍夺,于是解去。长儒身被五创,通中者二;其战士死伤者十八九。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其年,授宁州刺史,寻转鄜州刺史,母忧去职。长儒性至孝,水浆不入口五日,毁悴过礼,殆将灭性,天子嘉叹。起为夏州总管,匈奴惮之,不敢窥塞。复转荆州总管,高祖谓之曰:“江陵要害,国之南门,今以委公,朕无虑也。”岁余,卒官。谥曰威。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六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B.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C.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D.突厥本欲大掠秦陇/既逢长儒/兵皆力战虏/意大沮/明日/于战处焚尸恸哭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爵,指承袭先人爵位,第一继承人承袭原爵位,其余继承人也可袭爵,但要降等。 B.邑,食邑,又称采邑。古代中国帝王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
C.开皇,隋文帝的年号。年号,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D.忧,又称丁忧、丁艰,多指官员遭遇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制,不得为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达奚长儒少年时有气节德行,胆气勇烈过人。诚实耿直,恭谦朴素,被周太祖当作心腹亲信,授予子都督之职。
B.达奚长儒足智多谋,作战善用奇兵。他把系上大石块的车轮连接在一起,沉到河里阻挡陈军的后援,并趁机大败敌军,生擒刘景。
C.达奚长儒视死如归,英勇杀敌。他率兵二千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众寡悬殊,却杀死杀伤突厥万余人,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神话。
D.达奚长儒为人至孝。母亲去世,他痛彻肺腑,伤心欲绝,五天水米不沾,超过礼法限定,隋文帝对他赞赏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