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一、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欣赏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散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寄寓的含蓄蕴藉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 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

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能学以致用。 四、评价设计:

评价手段:口头评价与使用工具评价。对同学的文本朗读、问题探究归结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通过检查预习,课堂小练习,课后练习及试题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师生共评。

评价意图:树立学生自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激发读书写作热情。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朱自清,走进《荷塘月色》,一起解读朦胧的荷语,品味缕缕的荷香,感受淡淡的情怀。

(二)、检查预习:(4分钟)

1、读准字音:(幻灯展示) 悄然 幽僻 蓊蓊郁郁 踱步 独处 袅娜 弥望 霎时 倩影 渺茫 点缀 敛裾 2、了解作者:(幻灯展示)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赞扬他有骨气,“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很小的时候就随家人迁居扬州,他有篇文章叫《我是扬州人》(详见拓展阅读),可以说江南水乡培养了他的性情和如同水乡一般的才气。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背影》、《春》。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了解写作背景:(幻灯展示)

本文写于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面对大革命的失败,面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他不可能参加革命,也不可能做反革命。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平静。

4、文章的双线结构:(幻灯展示)

行踪线:家----小径----荷塘---------家 情感线:颇不宁静---暂宁静--愈不宁静 (三)、明确学习目标:(幻灯展示)(1分钟)

1、品味文章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欣赏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感悟散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四)、赏读课文,品味精妙的语言。(20分钟)

一)、1、这篇文章有“白话美术文”的美誉,大家认为哪几段写的最美? 明确:4、5段

2、让我们先听一段配乐朗诵,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心聆听,用心感受。(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

边听边思考: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师生共同明确:第4段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第5段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板书----荷塘月色图)

二)、品读文章第四段(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段,思考第四段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参考: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荷叶舒展、亭亭玉立的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拟人,“袅娜”写姿态柔美,“羞涩”写情态娇美。)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排比、比喻,写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纤尘不染。)

荷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比喻,写荷波灵动飘逸,动静结合。)

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拟人,写流水饱含深情。) 2、学习通感的修辞:(讲练结合,学以致用。)

(1)、介绍通感修辞:(幻灯展示)通感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感觉的转移。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嗅觉转化为听觉,写出了荷香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的特点,引人遐思,营造了朦胧的意境。

(3)、第五段有个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找出来,一起朗读并分析通感的用法及表达效果。

明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生动形象得写出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营造了温馨、优美的意境。

(4)(幻灯)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个通感句与同学分享。 示例:“荷香犹如细雨朦胧了整个湖畔。”

“紫菊雨中怒放,红蕉风中婀娜,为客居异乡的游子奏出秋日的交响乐。” 小结: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一种感觉一种美,两种感觉两种美,通感可以赋予描写对象双重的美感,这就是通感的魅力。

3、补充叠词的作用:

请同学们找出第四段中的叠词,体会它们的妙处。 参考:

“曲曲折折”――写荷塘的广度;“田田”、“层层”――写出荷叶的茂密;“亭亭”――写荷叶高挑;“粒粒”――写荷花的晶莹剔透;“缕缕”――写清香淡若游丝;“脉脉”――写流水饱含深情。

小结:运用叠词不但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而且节奏鲜明、文气舒展,音韵和谐,使文章具有一种音乐美。

4、齐读第四段,再次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品读文章第五段,注意动词的巧妙运用。(幻灯展示)

1、请一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哪些句子的动词运用的巧妙。(小组讨论交流作答)

参考: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既照应了“流水”,又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动态美。 (2)、“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升腾,弥漫,轻柔,朦胧的特点。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洗”字生动形象地出了叶子和花的洁白无瑕,娇嫩,鲜艳欲滴。 “笼”字写出了雾的轻柔、薄薄的特点,突出了叶子和花的朦胧美。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充满诗情画意,流露作者的喜爱之情。 小结: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使语言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1、品味文章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欣赏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散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3、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寄寓的含蓄蕴藉的情感。二、、教学重点:品味文章准确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cev346cz553973044s2xc786b4hd00yt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