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8、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9、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0、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1、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4、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5、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6、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7、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8、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9、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0、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1、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1
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1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6、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8、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9、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0、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1、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2、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3、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4、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作业本47页维恩图
15、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
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
-→气+养料
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 根 、 茎 、 叶、 花 、 果实 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 向日葵、蚕豆、 菊花、 油菜、 凤仙花等。
15、凤仙花的花由 花萼、 花瓣、 雌蕊和 雄蕊等部分组成。花中的 子房 以后能长成果实。
16、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发芽→ 生长→开花→ 结果这几个阶段。
17、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8、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9、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第二章 动物的生命周期
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
2
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2、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3、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4、蚕的幼虫期要蜕(4次皮)。
5、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6、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7、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8、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 9、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10、(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 1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12、养蚕、 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3、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 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 变态:蚊子、苍蝇、青蛙 不变态:蝗虫、鱼、鸡、狗、猫
14、 一般情况下,一个蚕茧的蚕丝可达1500米左右。 15、 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
种按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和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分类。
16、 我们人按年龄段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17、 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
—死亡
第三章 温度与水的变化
1、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 、标记 、数字)。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
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5、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 (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10、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 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1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12、 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
有时是气态。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
13、 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回有小水
珠,为什么?
答: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
14、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
15、 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
答: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16、 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
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3
17、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玻璃杯外壁的小冰晶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18、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 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19、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第四章 磁 铁
1、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不一定是铁)做的;磁铁有(各种形状),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3、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
4、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互相斥,异极相互相吸)。 5、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6、一般情况下,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 7、把两块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会(增强),把相互排斥的两块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减弱)。 8、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9、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 10、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
(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11、做指南针可以用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12、磁铁具有什么性质?
答:(1)磁铁能吸引铁;(2)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磁铁还能指示南北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
上的一切生物。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
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
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
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
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
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0、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
速来描述。
1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
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
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
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
看作是天上的雾。
17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
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
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
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
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4
23、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
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5、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6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7、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8、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9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10、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12、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3、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14、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5、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第三单元《声音》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
5、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8、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 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
9、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快慢(频率)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 10、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
11、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
12、拨动琴弦时, 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
1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15、尺子伸出桌面越短, 发出的声音越 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 低 。
16、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的。
17、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 不一样的 。 18、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 不能传播 声音。
19、在月球上,由于 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