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通识教育体系 促进一校两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一流大学如此,地方院校亦然。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主要在于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出宽口径、厚基础、通专结合的创新型人才。而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早期阶段,主要为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奠定基础;中期教育主要以大类平台课程为特点的专业培养,后期则为个性化分流培养,以此培养学生的专长,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琼州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校两区的开拓,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在办学过程中因育人环境、学术氛围、成本管理、教学资源配置使用等方面给学校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一校两区给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为一校两区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科学化依据。 一、一校两区办学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一校两区或多校区办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模式,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随着招生人数的激增,给各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受校区地域跨度的影响,众多高校因成本管理、教学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琼州学院一校两区办学,虽然拓宽了学校教育发展空间,
完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但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①路途距离远,教师疲惫。教师上课往返于两校区,来回奔波,休息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②专业与年级纵横分割,教学资源不均。两校区办学给各专业与各年级形成了“纵向分割”与“横向分割”现象;“纵向分割”是同一专业各年级分布于不同校区。“横向分割”则是不同专业完全分布于不同校区;在教学资源上主分校区分布不均,主校区硬件设施先进,学生人数多,教学资源不足,分校区学生人数少,资源充足,但设施老化,且逐渐损坏,维护费用高,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纵横分割与教学资源不均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③学生思想不稳定,校园文化氛围缺失。跨校区办学学生思想不稳定,琼州学院五指山分校区与三亚主校区,教学资源与育人环境的差异,分校区学生争想去主校区学习,感受新校区文化氛围与现代化教学资源,给学生专业思想产生冲击,造成众多学生转专业去新校区现象,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
因此,学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才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一校两区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缓解新区教学资源的压力,降低办学成本,实行多元化办学,才能充分实现一校两区的办学优势。
二、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
1.人才培养体系现状。琼州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为“321”培
养模式,此模式学习阶段分为3个学段,进行1次学习方向分流,培养2种类型的人才。3个学段指本科专业培养的全程由公共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特长教育3个阶段构成。1次学习方向分流指专业教育基本结束后进入特长方向的分类培养。培养2种类型人才即专业学术型与创新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特长课。公共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基础部分,强调基础性。专业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类课程,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和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为目标,掌握本专业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基础,以此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特长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旨在因材分类施教,兼顾学生就业、升学及终身可持续发展等需求,为其提供2种发展路径。 321人才培养体系在学校只有单校区管理时,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一校两区的分布,现有学生资源多,教师资源少,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等,给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带来了一定影响。
2.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针对学校两校区办学存在的问题与人才培养体系状况,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现有“32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将3学段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结构性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目标中的2种类型人才培养调整为3种。课程体系
设置的结构性调整采取“121”模式,3种类型人才培养在专业学术型、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特长培养特殊需求型人才。
“121”培养模式中第一个“1”指所有大一新生统一在分校区(五指山校区)实行通识教育(艺、体、外等专业除外),统一课程体系学习1年;“2”指大二大三学生从分校区迁往主校区进行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学习2年,这2年是学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在专业培育的同时进行素质拓展;第三个“1”指大四学生在校内校外进行专业实习实践的一年,即集中实践教育模块,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主要由“平台+模块”的知识结构体系与能力培养体系构成的框架。平台分为三大平台,即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与素质拓展平台。在三大平台的基础上分为不同模块,理论教学平台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类课程模块、特长类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平台由集中性实践教学、理论课中包含的实践实训、单独开设的实践实训等模块组成。素质拓展平台则由创新创业类、就业导向类与学术讲座类等模块构成。 理论教学平台中通识教育模块的构成,主要由公民素养(人格培育)课程体系、认知素养课程体系和生存素养课程体系等三个课程体系组成。公民素养(人格培育)课程体系主要进行思想政治、法律基础、伦理道德、历史文化、时事政策、社会学等方
面的教育或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认知素养课程体系主要进行语言(含外语)、计算机、哲学、人文、科学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课程体系主要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等;生存素养课程模块主要进行体育、生理、心理、审美、公共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或训练。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大学体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公共关系学等。 通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良好的心理与身体素质及实践能力、文化艺术欣赏能力、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持续发展。 三、“121”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1.稳定了教学队伍,保障了教学质量。实行通识教育,让大一所有专业学生在分校区(五指山校区)学习,通识课程教师全驻扎分校区教学,避免了两校区来回奔波,保障了教师精力用于教学与教改。
2.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文化氛围。学校目前总人数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一新生集中在分校区,与以往专业与年级纵横分割时相比,人数多,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比较充分,同时减少了对新区教学资源利用紧张的局面。大一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走向成熟的阶段,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段,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选择在远离市区的五指
山分校区,进行通识教育,学生受外界干扰少,受高年级学生某些不良影响少,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人格培育,是最佳时机。 3.力促了公平公正,稳定了学生思想。纵横分割给学生求学的思想带来了不稳定,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体系,所有学生大一全在分校区进行通识课程学习,保障了公平公正,没有因学习环境与资源不一样而转专业。
4.改变了培养体系,提高了培养质量。大一的通识教育为学生的大学养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为学生由分校区向往主校区,感受主区校园文化注入了活力。在主校区通过大二、大三两年的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体系学习,为学好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大四进行专业实习实践,学生通过三亚主校区可了解众多的就业信息,通过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向专业学术型、创新应用型及特殊需求型人才培养上发展。
总之,通识教育体系在我国高校中仍处于探索与不断完善阶段,推进通识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于一个地方院校,通过构建通识教育体系,学校两校区的资源可以得以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成本也大大得以降低,教学质量将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将全面提升,为其他高校的发展提供模式,但在今后的发展中仍将不断更新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