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1)有答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

化学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得分: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A.干冰升华 B.天然气燃烧 C.葡萄酿酒 D.光合作用

2.202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聚焦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主题具体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Time for Nature)”。下列做法不利于关爱自然的是( B )

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3.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B )

A.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2

A.制取氧气 B.点燃酒精灯 C.天平称量氯化钠 D.稀释浓硫酸 5.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图是锌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0 C.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锌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为8

6.在新冠肺炎治疗药物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C.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C )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C.淀粉、蛋白质属于有机物

B.塑料、羊毛属于合成材料 D.生石灰、熟石灰属于氧化物

8.在细菌的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3N2+5X+19H2O,则X化学式为( B ) A.NO C.H2

B.CO2 D.CO

9.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B )

A.化学与生活 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 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低“碳”生活--使用节能用具 爱护水资源--“一水多用” 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 电器着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化学与环境 C.化学安全 D.化学实验 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点燃酒精灯--利用燃着的火柴引燃 10.下列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A )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B.电解水产生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1∶2 C.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D.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1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B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KCl CO2 银粉 MnO2 CO 锌粉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 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中,过滤 13.根据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28℃时,将40gKNO3溶于100g水得到饱和溶液 B.将43℃的Na2CO3饱和溶液升高10℃,有晶体析出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40℃降温至2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m(NaCl)=m(KNO3)>m(Na2CO3)

D.除去KNO3中混有的Na2CO3,可在40℃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过滤

14.“山东舰”航母的服役举世瞩目。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果果用下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若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②表示向盛有少量H2SO4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③表示加热一定质量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D.④表示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6.(8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回答有关KCl溶液的问题。

①KCl溶液跟其他溶液一样,都具有稳定性和 均一 性; ②测得KCl溶液的pH=7,说明KCl溶液呈 中 性; ③若用KCl溶液浇花,相当于为花施用了化肥中的 钾 肥。

(2)如图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其中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⑤ (填序号)。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 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

(3)小明在家烧柴火煮饭,他往灶膛里塞满了木柴,结果不仅木柴燃烧不旺,反而产生了很多浓烟,这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通常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有足够的空气;二是可燃物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 接触面积 。同时小明还发现锅底有一层黑色的物质,该黑色的物质是 碳 。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我们常用 煮沸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7.(7分)潮汕功夫茶可谓是我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之一。适量饮茶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1)志丰同学家里用如图所示的器具沏茶,该套器具中放于玻璃壶口的带网孔滤网相当于过滤装置中的 漏斗 。(填仪器名称)

(2)烧水的水壶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壁会出现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或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 食醋 (填写物质名称)浸泡后除去水垢。

(3)茶氨酸(C7H14O3N2)是茶叶中特有的游离氨基酸,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茶氨酸属于 有机化合物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茶氨酸分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1 。(填写最简整数比)

(4)按照保健专家的建议,不提倡饭后立即喝茶,主要是因为茶汤的成分中含有鞣酸,鞣酸与食物中的铁能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时间一长会使人患上 缺铁性贫血 。

(5)烧水泡茶可以用电炉,也可以用液化气炉。已知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点燃

有丁烷(C4H10),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4H10+13O2=====8CO2+10H2O 。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18.(10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请你和该同学们一起完成相关实验内容(选择装置时填字母)。

(1)上述装置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长颈漏斗 。

(2)若不用催化剂选用A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应做的改进是 △

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若选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MnO2

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D装置 。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用F比B的优点是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

(4)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①实验室制取硫化氢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

②根据硫化氢气体的性质,该同学选择了上图中H和I的组合装置来收集硫化氢,则你认为装置I所起的作用是 收集尾气,防止多余的硫化氢污染空气 。

19.(10分)下图是一瓶标签残缺且瓶盖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化学式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瓶溶液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标签上的化学式究竟是什么?溶质变质程度到底怎样?

【查阅资料】常温下,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常温下的溶解度/g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NaCl 36 7 NaOH 109 13 Na2CO3 21.5 11 NaHCO3 9.6 9 原溶液中溶质一定不是NaHCO3,试通过计算饱和溶液浓度解释原因: 常温下,饱和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6g/(9.6g+100g)×100%≈8.76%<10%,不可能形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HCO3溶液或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6g,不可能得到10%的碳酸氢钠溶液 。

【进行实验】

(1)取少量样品,测得溶液的pH大于7,则原溶液的溶质肯定不是 NaCl 。 (2)下列检测溶液pH的实验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BC (填字母)。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B.读数时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3)另取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如下图:

①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BaCl2===BaCO3↓+2NaCl 。加入“足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使碳酸钠完全反应,避免对NaOH的检验造成干扰 。

②由此推断,原无色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OH、Na2CO3 (填化学式)。 【实验结论】标签上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0 ,瓶内溶液的溶质已经部分变质。

【拓展思考】上图中的“无色酚酞试液”用 CuCl2溶液(或CuSO4溶液) 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四、(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0.(10分)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实验

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为原料制备胆矾(CuSO4·5H2O)。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氧化锌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锌酸钠(Na2ZnO2)和水。 (1)废旧电池铜帽的表面常有油污,可用洗洁精预先除去,洗洁精在除去油污的过程中起 乳化 作用。

(2)“碱溶”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搅拌、 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 加热 等。氧化锌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O+2NaOH===Na2ZnO2+ H2O 。

(3)“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H2SO4===CuSO4+H2O 。

(4)判断“灼烧”完全(已充分反应)的依据是 固体质量不再增加 。 (5)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无机铜素杀菌剂,由硫酸铜、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写出配制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SO4+Ca(OH)2===Cu(OH)2↓+CaSO4 。 五、(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1.(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图1 图2

(1)参加反应的Ba(OH)2质量共有 3.42g 。当滴加Ba(OH)2溶液质量为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 < 7(填“>”“<”或“=”)。

(2)求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0.01%)。 解:设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Ba(OH)2+H2SO4===BaSO4↓+2H2O 171 98 3.42g 50g×x 17198g

=3.42g50g×x x=3.92%

答: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92%。

(3)在图2中画出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4)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88% (结果保留0.01%)。

最新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1)有答案 - 图文

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化学(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Ba-137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0gj83z408az813jgo32teb88j4i5005u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