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圆”教材分析及教学标准
一、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前期学习 时间 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初步认识圆并能够对基本图形进册第四、五单元行分类。 《认识物体和图 形》《分类》 一年级下册第三尝试用不同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单元《图形的拼形进行设计和拼组。 组》 二年级上册第五初步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并知道单元《观察物体》 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本册本单元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知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了解直径和对称轴的关系。知道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掌握归纳法与转化的方法。 3.能够发现生活中与圆有关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释过程的能力有所提高。 4.够积极与他人合作解决数学活动中的难题,体 后续发展 时间 内容 六年级圆柱下册第与圆二单元锥的《圆柱特征、与圆锥》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 1.认识弧、弧长公式; 2.通过弧九年级长公上册第式的4单元推导,《圆》 培养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能力 第五册第三单元理解周长的定义;掌握长正方形周《四边形》 长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初步认识圆并能够对基本图形进册第四、五单元行分类 《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一年级下册第三尝试用不同的立体图形或平面图单元《图形的拼形进行设计和拼组。 组》 会圆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理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体积计算、圆锥体积计算 二年级上册第五初步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并知道单元《观察物体》 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二、“圆”内容分布及课时安排建议 认识圆 教学圆的特征和画法 了解圆的轴对称性质,会画对称抽 P59 1课时 P56-58 1课时
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P62,63 1课时 圆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圆的周长 体现化曲为直的思想
练习十五 P64 1课时 P65,66 1课时
圆的面积 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体现化圆为方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圆环面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P68 1课时 P69 1课时 整理与复习 P73,74 1课时 共8课时
三、“认识圆”教学标准(备注:在落实相关学业标准和过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重组教材及例题进行教学)。
1.对数学教学学业标准的研究。 2.对数学教学过程标准的研究。 (1)细化知 识 能与技目标 年学学级习习册领内数 域 容 认识圆 小 学 六 年 级 上 空册 间 图 形 (2)研究并建立普遍的学业标准,即,各教学阶段教学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标准。 (3)研究并建立保障性学业标准,作为对慢生学业质量目标的指引。 (1)“学的标准”研究:对应各知识技能的教学,明确提出学生应获得哪些数学学习活动机会。 (2)“教的标准”研究:对应各知识技能的教学,明确提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哪些帮助。(含常见错例解决)。 教学学业标准 知识要点推进 (带*内容为保障性标准) 1.例1:*1. 学生描(1)寻找身边述情境图或的圆。(2)利用者生活中看身边带圆面物到的圆。 品动手画圆。 *2.利用身边 的物品画出2.例2:圆。 (1)剪出画好*3. 感受圆的圆,利用圆片是曲线图形。 认识圆的基本*4.认识圆特征。(2)会心、半径和直用圆规画圆。 径、半径和直 径的长度间3.例3:探的关系。 究圆的轴对称*5.掌握使用性。 圆规画圆的 方法。 教学过程标准 学生应有的机会 1.例1:(1)观察情境图或者生活经验回忆生活中的圆。(2)利用身边物品画圆的过程中感受到圆是曲线图形。 2.例2:(1)小组学习的形式结合书本进行自学。 (2)自制学具——圆片,利用圆片通过折、画、量等方式来寻找规律。自主探索,然后带着问题进行交流合作。 教师提供的帮助 1. 例1:引导学生把具体物品上的圆面抽象出来,出示以往所学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通过再次对比,进一步明确圆与其他直线图形的区别,加深印象。 2. 例2:(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学、互帮互学的机会。 (2)引导学生表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提供情境图中的画图指导方法,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再小组内交流方法的机会。 3. 例3:帮助学生复 *6.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7.了解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数量。 8.会设计轴对称图形。 1.认识圆的周长: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例1: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体现化曲为直的思想 *1.认识圆的周长: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3)通过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2.例1: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3)自主尝试,通过交流或看教材插图掌握操作步骤和方法。 3.例3:自主探究圆的轴对称性,通过动手实践,确定圆对称轴数量。 圆的周长 1.认识圆的周长: (1)复习长方形及正方形的周长、意义;(2)实践感悟:口述,手摸重新认识一次长方形的周长。(3)用皮尺围测、用圆在皮尺上滚测、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4)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5)把圆的周长抽象概括成字母公式C=Лd和C=2Лr。 (6)有自学“你知道吗?”的时间 2.例1: (1)复习圆周长的公式; (2)找题中的已知条件,学生列式,估算; (3)分别求出花坛和自行车轮的周长; (4)比较两数据,求两圆周之间的关系; (5)独立完成练习题;让学生享受成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轴对称性,为掌握圆轴对称性质做铺垫。 4. 各例题的教学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圆与我们息息相关。 5.新知识点的教学鼓励学生先猜想,再验证,让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数学思维。 1.认识圆的周长: (1)结合学生回答,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意义和认识; (2)借助长、正方形的周长,联系周长的含义引导学生用皮尺围测、用圆在皮尺上滚测、用手在圆周上滑摸等方式认识并理解圆的周长。 (3)提供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两者间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2.例1: (1)复习圆周长的公式; (2)在例题教学中引出新知识点后,先激发学生思考探讨解决办法。 (3)例题教学在学生猜测后,启发学生去验证,开展推理活动,例如:先求花坛圆的周长,再求自行车的车轮周长,最后求两圆周长之间的关系; (4)结合各例题教学,对各知识要点进行及时、规范的梳理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