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艺术
摘要: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与学生的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只有通
过沟通,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同时让学生更加能够积极健康地进行学习和生活,因而,掌握师生之间沟通的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从沟通的基础、沟通的方式和沟通的技巧三个方面来简单阐述如何把握沟通的艺术。
关键字:
师生 沟通艺术 沟通的基础 沟通的方式 沟通的技巧
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是与学生的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只有通过沟通,教师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同时让学生更加能够积极健康地进行学习和生活,但是实际上很多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掌握正确的沟通,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双方的互动受到极大地限制,因而我们必须掌握正确有效的沟通方法。 一、沟通的基础
1.积极观察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合理有效的沟通的前提之一就是能够充分的掌握不同阶段的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最亲密,比较听从老师的教诲,一般不会与老师产生矛盾与冲突。但是初中、高中的学生,很容易与老师产生矛盾与冲突。
在进入学校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发现学校不少学生长期受家庭的娇惯、溺爱,自我中心主义色彩浓厚,甚至有唯我独尊的情况,他们
个性强,不服输,遇事独断独行,对他人的批评和建议持敌对态度。教师与他们沟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高质量的师生沟通。
想要充分地掌握学生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教学以及学生的学校生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卡耐基曾经说:“想钓到鱼,就要先问鱼想吃什么?”上课时,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而应该充分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发言,对于自己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应当予以尊重,并且鼓励学生创新,营造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氛围;同时,在课余时间,教师应当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随时跟进,充分掌握信息;并且,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不是一次性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教师需要不断地分阶段,定期不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和发展情况。
只有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充分了解,才即使有效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到有的放矢。
2.尊重学生的隐私,为学生保密。
学生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知老师,甚至有很多学生宁愿将一些问题与老师进行交流也不愿意告诉家长,这是学生出于对老师的信任和依赖,所以他们将自己的困惑告诉老师,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和建议。
但是,有很多老师在与学生交流之后,并没有要为学生的隐私保密的意识。
在我实习期间,就遇到很多这种情况。同办公室或者熟识的老师之间,常常将学生的个人隐私作为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将学生的隐私泄露出去,最后传到各种人物的耳中,进而对相关的学生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也使得学生越来越不信任老师,不愿意与老师交流,师生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对教学和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而,师生之间想要有有效的交流沟通,就必须要有互相信赖的关系,老师为学生保守秘密也显得非常重要。 3.尊重、宽容学生
尊重是一种爱,一种信任,只有教师是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对学生表现出一种高度的信任,才能得到学生相同的回报。在教师信任和赞扬的情绪下,学生会产生认真、积极的自我评价,感到与教师的要求差距不大,从而变得更加自信,教育效果也好。反之,学生的消极情绪浓厚,失去了活力与信心,对教师也会产生不满情绪,教育效果也就相对较差了。
在遇到问题时,老师面对学生的无理行为,采取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宽容学生,既能巧妙地解决问题,也能维护教师的威严,同时教育了学生。但是由于阅历的限制,我在面对学生犯错或学生的无礼行为时,常常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所以有时会造成非常尴尬的场面,使得自己和学生都非常难受,这对于师生关系也是很大的挑战,因而,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会针对自己的缺点有的放矢,平和心态,尽量做到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 4.适时向学生坦露自己的心声
沟通是双方的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报告。很多时候,老师的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要求学生所做的事可以说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心一意为学生考虑,但是老师往往只是将自己的决定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决定来行动,而不告诉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在哪里,所以有时就会造成师生双方的误会——学生觉得老师的要求莫名其妙,不知所谓,教师觉得学生不识好歹,做事拖拖拉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随着彼此的误会越来越大,以致于最后无法挽回,不管是教学质量还是进度甚至都无法保证。
在于学生的交流中,我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虽然自己的很多做法或要求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自己觉得这些是对他们好,所以很多要求在提出之后都没有及时与学生交流,以致于学生不理解在完成时应付了事,没有放在心上,因而没有收到计划中的结果,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课业上的负担,最后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僵化。在反省了自身的问题之后,我与学生一一进行了交流,互相阐述观点和看法,终于化解了师生之间渐行渐远的现象。
由此可见,师生之间的交流是相互的,而不是学生单方面的报告式的讲述,教师只有在恰当的时候适时讲述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自己提出的要求的原因,才能够事半功倍。 二、把握沟通的方式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氛围。而新课程理念以及学校的高效魅力课堂
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不同沟通方式的效果不同,各有利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交往需要,选择符合沟通实际的方式。
一般来说,面对面沟通中,私下交流的效果比公开场所的沟通效果好。
在刚进入学校工作时,我选择的交流方式常常是在班级上进行集体交流,批评学生也是在班上不点名批评,这样做的后果是应该受到教育的学生没有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那些不应被批评的孩子又产生误会,没有达到交流、批评的目的。后来,我转变了交流方式,课堂上进行一定的交流,对于并不是很重要的方面只是点到即止,而对于那些需要及时纠正又并不普遍的问题我则选择私下与相关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所取得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多了师生之间眼神的交流,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对学生语气、表情和眼神的观察从中体会到很多其他方式所无法了解的东西,同时也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于他的尊重和理解。
除了面对面的交流,还可以采用电话、QQ等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一个电话、一句评论、一条留言等都有助于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这种沟通方式由于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严肃和尴尬,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并将心里话说出来。如今互联网日益发达,网络越来越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充分利用网络为生
活、学习提供帮助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此外,通过读后感、周记、作文、作业等方式,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师通过学生字里行间的信息文字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写几句鼓励性的话,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谈谈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对他们起到促进和帮助作用,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而言之,虽然师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教师作为占主导地位的一方,应该积极发挥榜样作用。教师只有主动与学生积极沟通,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听取学生正确的意见和要求,才能促进师生沟通向着对双方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天山. 谈教师与学生的沟通[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5(5): 48-53
2.李静. 浅谈初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J]. 教师教育, 2013, (20): 25-25 3.王学平. 掌握师生沟通技巧营造良好教学环境[J]. 新校园, 2013, (7): 169-169
4.叶厚岭. 论师生沟通艺术[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6): 28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