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
储光羲概述
储光羲天宝末,奉使至范阳。当时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强兵劲卒,正积极准备发动叛乱,而唐玄宗委任权□,荒于政事。储光羲途经邯郸,作《效古》二首写途中所见:大军北集燕,天子西居镐。妇女役州县,丁壮事征讨。老幼相别离,哭泣无昏早。稼穑既殄灭,川泽复枯槁。并自抒怀抱说: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君门峻且深,□足空夷犹。忧念时局,语意颇深切。又有《观范阳递俘》诗说:四履封元戎,百金酬勇夫,大邦武功爵,固与炎皇殊。对朝廷的昏聩,安禄山的野心,洞若观火。安史乱起,叛军攻陷长安,他被俘,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岭南。 储光羲人物评价
《河岳英灵集》评储光羲诗,说他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浩然之
储光羲气;并把他与王昌龄相提并论,认为两贤气同体别,都是能够继承曹(植)、刘(桢)、潘(岳)、陆(机)的风骨的。储光羲的诗以描写田园山水著名。如《牧童词》、《钓鱼湾》、《田家即事》、《同王十三维偶然作》、《田家杂兴》等,风格朴实,能够寓细致缜密的观察于浑厚的气韵之中,在表现闲适情趣的同时,多少接触到一些农村的现实,生活气息比较浓厚,给人以真切之感。
苏辙于唐代诗人中,特别推重储光羲。《四库全书总目》说:他的诗源出陶潜,质朴之中,有古雅之味,位置于王维、孟浩然间,殆无愧色。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有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储光羲作品赏析 (一)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来。一二句写暮春季节钓鱼湾的动人景色。点缀在绿荫中的几树红杏,花满枝头,不胜繁丽。这时,暮色渐浓,那小伙子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了钓鱼湾。他把船缆轻轻地系在杨树桩上以后,就开始垂钓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样摆弄钓杆,故作镇静,还是掩饰不了内心的忐忑不安。杏花的纷纷繁繁,正好衬托了他此刻急切的神情。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进一步写小伙子的内心。这一联富有民歌风味的诗句,包孕着耐人寻思的双关情意:表面上是说他在垂钓时,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怀疑水浅会没有鱼来上钩;蓦然见到荷叶摇晃,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实际上是暗喻小伙子这次约会成败难卜,疑水浅无鱼,是担心路程多阻,姑娘兴许来不成了。一见荷动,又误以为姑娘轻划小船践约来了,眼前不觉一亮;谁知细看之下,却原来是水底鱼散,心头又不免一沉,失望怅惘之情不觉在潜滋暗长。这里,刻划小伙子在爱情的期待中那种既充满憧憬欢乐、又略带担心疑惧的十分微妙的心理变化,真可谓丝丝入扣,维妙维肖。 读者也许要问:前四句明明写垂钓情景,而却偏说是写爱情,是不是附会否。因为诗的最后两句点明: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诗人为什么不把这两句点明爱情的诗,开门见山地放到篇首呢这就是诗的结构艺术之妙,如果把最后两句放到篇首,诗来气脉尽露,一览无余;再没有委婉的情致。而且这样一来,那一联双关句,势必成为结尾,使语意骤然中断,漫无着落,不能收住全诗。现在这样结尾,从全诗意脉结构来看,却极尽山回路转、云谲雾诡、变化腾挪之妙。它使前面钓垂钓,一下子变成含情的,也使疑、知等心理描写,和爱情联系起来,从而具备了双关的特色。
诗就在袅袅的余情、浓郁的春光中结束了。你看,在夕阳的反照
下,绿柳依依,扁舟轻荡,那小伙子时而低头整理着钓丝,时而深情凝望着远处闪闪的波光他心上的情人。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简直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一个最具美感的镜头,将深深印在你的脑海中。
(二)江南曲四首(其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储光羲的生平事迹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