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研究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亟待关注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作为全国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也提出了新内容。也使得对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有了许多思考
标签: 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政策、政策思考
中国共产党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真正保护者和发展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就没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的今天。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充分把握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全局性影响、战略性地位和复杂性内涵,积极开拓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创新空间,在新的政治视野中构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体系。
一、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构建文化和谐是民族和谐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最根本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实现各民族文化的普遍繁荣与和谐共处。因此要深刻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要积极釆取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
(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该民族的情感、意志和追求,体现着民族精神,构成该民族的基本要素,成为一个民族的标志,都是植根于民族生态环境中的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恩格斯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們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总是得到实现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我国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已构成了很多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化,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名牌,就有可能成为民族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可以成为支柱产业。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不仅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历来是各种文化思潮和民族主义思潮交融、碰撞的敏感地区,是境外敌对分子文化渗透的前沿地带。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文化渗透,企图把我国民族地区作为“西化”、“分化”的突破口,这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和边境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警锡西方文化的强势扩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维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要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和竞争力,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必须自觉地在世界文化多样化面前保持自己文化价值的选择能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珍视和发扬民族个性和民族特色,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主发展,借鉴和汲取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
(一)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提出的背景。
在此形势下,民族教育在国家总体战略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它不仅被纳入到“西部大开发”以及国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之中,而且相关法律、法规也得到了补充与强化。主要措施有:加大对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推进民族地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可以说,民族教育政策的涉及面更加广泛,内容愈加务实。
(二)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
1.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2.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3. 关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政策。4. 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5.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政策。6. 关于少数民族卫生体育的政策。
(三)新世纪新阶段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特点。
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宗教工作的新局面。有以下特点:第一,全面贯彻信仰自由政策。第二,大力推进宗教法制建设。第三,加强对宗教人士的教育。
三、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的几点思考
(一)加快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法制化的步伐。
少数民族文化政策法制化,既是保证少数民族文化政策稳定性和规范性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客观需要。首先,健全少数民族文化的法律体系。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立法的质量,确保其内容结合实际、与时
俱进;其次,依法加强民族文化事务的管理。少数民族文化法律法规的内容要通过具体的行政行为加以严格执行,需要相关行政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和规章条例,贯彻落实上级法律法规和指示精神,即法律细化;最后,强化对立法和执行的监督。少数民族文化法的监督是少数民族文化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健全和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机制。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传承和保护我国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提高国家的软实力。第一,要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管理体制。第二,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的定期普查制度。第三,拓展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方式手段。第四,构建民族文化保护与研究的互动机制。
(三)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
一是不断增加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二是完善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三是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四)科学、有序地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第一,明确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幵发利用的价值导向第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第三,依托科技与创新,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