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
季冠芳;杨子彬
【期刊名称】《天津医药》 【年(卷),期】2007(035)001
【摘要】红外线(infrared rays)是太阳光中众多不可见光线的一种,分为近红外线(0.75-1.4μm)、中红外线(1.5~3.9μm)和远红外线(far infrared rays,FIR,4~1000μm),其中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远红外线,波长为4~15μm,其计量是以法向比辐射率(发射率)表示,常温下发射率与生物效应呈正相关。人造陶瓷材料是一种新型的FIR辐射源,能发射出FIR。FIR能量对机体病灶的生物效应不只是单一的物理作用,而是复杂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和病理的综合反应过程,涉及一系列的细胞分子的生物学,FIR可保持细胞高数量、高活性,促进损伤自愈,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对血液循环有良好的作用,进一步抑制血压的上升,在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同时增进健康、防止老化,并具有消炎目、止痛的作用。笔者在此主要是对FIR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及其国内外应用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78-80)
【关键词】红外线;相对生物学效应;磁共振波谱学;光谱分析 【作者】季冠芳;杨子彬
【作者单位】300050,天津市元亨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医学服务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远红外线及近红外线的光生物学效应在眼病的应用研究 [J], 赵辉; 曲超 2.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组织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J], 吕晓宁; 李鸣皋 3.远红外线与空气负离子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应用 [J], 温文
4.远红外线生物学效应及其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维护中的临床应用 [J], 梁珊珊 5.远红外线对造血干/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J], 陈婧婧; 李兴玉; 李文信; 吴胜伟; 李静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远红外线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