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环境监测与评价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5、扩散曲线法,亦简称P-G-T法

26、用P-G扩散曲线方法确定地面最大浓度qm和出现的离源距离xm的步骤:

根据太阳高度角和云量确定日射等级; 根据日射等级和地面风速确定稳定度等级;

?z根据已知的有效源高H,由

x?xm?H2式计算得到?zx?xm 值;

?y在图中相应稳定度扩散级别的P—G扩散曲线上,由x=xm的值读出相应的值;

将所得的

?y,

?zqm?及已知的源强、平均风速和有效源高代人

2Q?z?euH2?y式,便可

估算该气象状况下的地面最大浓度。 27、注意是否考虑地面反射,有为一、无为零。 28、熏烟型扩散模式:

逆温层消失到烟囱的有效高度处qy2?F(x,y,0,H)??exp(?2)2?yf22πuhf?yf

逆温层消失到烟流上边缘,即hf?H?2?z?F(x,y,0,H)?qy2?exp(?2)2?yf2πuhf?yf

逆温消失到H?2?z以上时,熏烟过程不复存在29、氡222才是人受天然辐射最大的来源,220不是

第五章 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行为 1、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区别:

空间上的立体性;流动方向上的下降与上升的并存性;流线组合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 2、地面水体放射性污染来源:放射性废水的排放、大气中气载放射性物质的沉积、污染地

面的径流。

3、物理过程:弥散、沉积与再悬浮;

化学过程:水解、络合、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吸附、解吸、化合、分解; 生物过程:吸附、吸收、代谢及转化 内照射:饮水、水生生物、农作物 外照射:侵没外照射、直接外照射

4、环境水:降水、地面水(江河、湖泊、沼泽、海洋)、地下水。

5、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吸附。

6、放射性物质在地面水体中的输运、弥散和迁移: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剪切流弥散、对流扩散,核素迁移过程中还有平流运输。

?C??uC???vC???wC????C????C????C??????Kx????Ky?y????z?Kz?z??S?t?x?y?z?x?x?y??????7、运输弥散的基本方程:

(类比于大气)在均匀平稳的水流场中不存在y、z方向上的二次流组分:

?C??uC????C????C????C?????KxK??Kz????y???t?x?x??x??y??y??z??z? 8、弥散过程分为:上游河段、混合过程段、完全混合段。

?C?2C?2C?2Cu?Kx(2)?Ky(2)?Kz(2)?x?x?y?z 9、以恒定的排放速率排入均匀平稳流场的河流中:

?C?2Cu?Ky(2)?x?y 10、横向混合均匀前可简化为:

11、宽河流:不考虑河岸对污染物的反射作用。x=y=0时,C→∞;x,y →∞时,C=0。 12、窄河流需考虑河岸对污染物的多次反射。

C?13、湖泊:

1?10QF??Fw???V

?3.1?10?3Q??r?1?10?3QC?x???C?r,t??exp?22??2?hpth4?Kux ?pt?;连续点源:14、海洋:瞬时点源:

第六章 放射性物质在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行为

1、就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而言,应该把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看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2、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

3、按岩石中的硅含量的不同,可分为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等。 4、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5、岩石中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和分布:

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的原生放射性核素有40K、232Th、238U,次要的有87Rb、235U等。宇生放射性核素如14C、3H及重核裂变产物如95Zr、137Cs、90Sr、131I等。 6、岩石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大气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 核设施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

雨水对铀矿及其尾矿等的冲刷都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被污染的被污染的地下水在岩石的流动,其中的放射性核素与岩石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作用,使放射性核素进入岩石中。

7、土壤的性质和分类:按其无机矿物组分中砂粒、粉砂粒及粘粒组成不同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8、土壤中含有多种有机质:非腐殖质和土壤腐殖质(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对土壤中放射性含量有影响)。

9、土壤辐射是陆地辐射的重要来源,决定了环境本底辐射水平的高低。

10、土壤空气的组成 组成与大气相似,但有差别。表现在: 1)二氧化碳含量高; 2)氧气含量低; 3)相对湿度高; 4)含还原性气体; 5)组成和数量处于变化中。

11、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 137Cs、134Cs、90Sr、106Ru、240Pu等,其中137Cs、 90Sr对土壤长期污染的贡献最大。

12、一般情况下,土壤的总β放射性活度主要来自天然放射性核素度判断土壤中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水平。

13、地下水面下岩土孔隙完全被水充满的地带为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上的地带为包气带,地下水亦可相应地分为包气带水和饱水带水。

14、饱水带水又称为重力水,按其埋藏条件又可分为上层带水、潜水及承压水。

15、所有包气带水都为上层滞水,这是指的是由降水或其它方式补给的;埋藏于饱水带中第一稳定隔水层之上;

40

K,因此,应根据去钾总β活

16、下降泉主要是由潜水补给,上升泉主要由承压水补给。

17、承压水处于两层 稳定隔水地层之间含水层中的重力地下水称为承压水。承压水无自由水面,水体受静水压力作用,当其静水头高于地表时又称为自流水。上下隔水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含水层厚度(M)。

18、上层滞水广义说来,所有包气带水都为上层滞水,这里指的是由降水或其它方式补给的、滞留在包气带中局部不透水(或弱透水)层表面上可自由流动的重力水。上层滞水完全靠降水或地面水体的直接渗人补给,其水量受季节的影响特别明显,因埋藏深度较浅,极易受到污染。 19、潜水埋藏于饱水带中第一 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地下水称为潜水。其上部没有连续完整的隔水顶板,通过上部的包气带可与地表相通,其自由表面称为地下水面或潜水面,潜水面至地表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潜水位埋藏深度。潜水面至下部隔水底板之间的距离为潜水层厚度(H),潜水面上任一点距基准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或潜水位标高(h)。 20、地下水的污染的方式有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两种。

21、间接污染的特点:地下水中的污染物组分与污染源组分不一致,是污染源组分在地下迁移过程中,经复杂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的产物。

22、根据动力学特点,地下水污染途径可分为四类: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径流型。

23、间歇入渗型:堆放在地面的废矿石、尾矿等,它们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降水的淋滤作用进入含水层。

24、连续入渗型:废水池、废水渗坑及废水管道等的渗漏使它们中的放射性核素进入含水层。 25、越流型:当隔水层中存在裂隙、孔隙等水文地质窗口时,承压水将通过隔水层越流转入潜水中,这样建于隔水层中的高放废物库如其屏障失效时,其中的放射性核素越流进入含水层而造成污染。

26、径流型:区域含水层在某个部位受到污染时,污染物将随地下水径流向含水层的其它部位迁移。

27、地下水的弥散作用由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两种作用构成。

28、上述三种机械作用是同时发生的,其产生的机械弥散现象又称为水力弥散。其中沿平均流速方向称为纵向机械弥散,与流速方向垂直的横截方向称为横向机械弥散,含水层厚度方向称为垂向机械弥散。

29、包气带中水的运移规律十分复杂,对重力地下水,可按达西定律描述其宏观运动。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q??Ka) 达西定律:一维系统中,地下水流动的通量为:

dHdx

负号表示地下水由高水压向低水压处流动;在潜水及承压水等饱水流动条件下,K值为常数。一般只用于流速较小的情况。 饱水流动条件下,水压梯度保持不变时,F?KWI

u?Fb) 地下水的渗流速度

30、放射性物质在岩石中的行为

W'?UKI?e??e

31、放射性物质在岩石中的存在形态:原生的天然铀、钍元素可形成独立或共生矿物存在于岩石中,有的被其它矿物吸附。随地下水进入岩石裂隙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常以离子状态被岩石表面吸着。

32、原生放射性物质在岩石中的迁移:地壳浅部的表生带内因太阳能的作用,存在着剧烈的元素迁移、分散和富集作用,以至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床,并使铀元素得以强烈迁移。 镭一般不进入矿物晶格内,不形成独立矿物,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钾极易从矿物中释放进入水,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钍在表生带中以机械风化迁移为主。 33、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学行为

a) 粘粒矿物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土壤中的次生矿物和腐殖质多以胶体颗粒的形态

存在,具有较大的表面能和吸附性能,因此,交换吸附是影响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迁移的最主要的物理化学过程。粘粒的主要成分次生硅铝酸盐,是一种片状结构的颗粒,其表面带有丰富的负电荷,具有可观的阳离子交换容量。放射性物质与之吸附、交换等过程。

b) 放射性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以交换作用而吸着在土壤颗

粒表面、与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与土壤中的有机物螯合等三种形式存在。

c) 农作物的吸收:放射性核素与它的稳定核素一起以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

34、粘粒矿物的选择性吸附顺序为:

四价离子>三价离子>二价离子>一价离子 Cs+ >Rb+ >K+ >Na+ >Li+ Ba2+ >Sr2+> Ca2+ >Mg2+

35、无机配位体有: HCO3、CO3、SO4、H2PO4、HPO4等。

-2-2--2-

环境监测与评价 - 图文 

25、扩散曲线法,亦简称P-G-T法26、用P-G扩散曲线方法确定地面最大浓度qm和出现的离源距离xm的步骤:根据太阳高度角和云量确定日射等级;根据日射等级和地面风速确定稳定度等级;?z根据已知的有效源高H,由x?xm?H2式计算得到?zx?xm值;?y在图中相应稳定度扩散级别的P—G扩散曲线上,由x=x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6o2g98g7z9uewu2s0h44x67j2pwjr01ea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